什么是含盐量?

什么是含盐量?,第1张

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硝酸钙,乙酸铵等,一般来说盐是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盐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盐,盐与碱反应生成新盐与新碱,盐与酸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酸),如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与硝酸等。也有其他的反应可生成盐,例如置换反应。可溶性盐的溶液有导电性,是因为溶液中有可自由游动的离子,故此可作为电解质。盐分为单盐和合盐,单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合盐分为复盐和络盐。酸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离子,碱式盐除含有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外还含有氢氧根离子,复盐溶于水时,生成与原盐相同离子的合盐。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人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亿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海水中的盐类,来自于陆地的岩石和土壤,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此时的海水却是淡的,但是在岩石和土壤中却含有着大量的盐分。后来因为地壳经过了强烈的运动,火山喷发,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于是就不断下雨。盐在水里会溶解,溶解在水里的盐被雨水冲刷到了河里,然后跟着河水慢慢地流入海里。这样,海水就变得有异味了。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经过江河流到达海里的盐就高达19亿多吨。那河水为什么不是咸的呢,那是因为河水相对于大海一直都在运动着,并且,在河水中的盐含量并不多。而河水在流入海里后,并无法像可以进入海洋那样通过别的途径稀释盐量,在经过阳光的照射,使得海水不断蒸发,使得海水的盐含量越来越多。

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总重量×100%,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总重量×100%

食用盐是指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从海水、地下岩(矿)盐沉积物和天然卤水(盐)水中提取的加工过的食用盐,不含低钠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它含有少量的水和杂质以及其他元素,如铁、磷和碘。

盐在化学中,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属于化合物,溶于水会离解出所有的离子。复盐通常可由混合这两种盐饱和溶液并结晶而制得。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明矾就是天然而有广泛应用的复盐。

强酸或强碱盐(强盐)是不可挥发的,且没有气味。而弱酸或弱碱盐(弱盐)则会根据共轭酸碱对而产生不同的气味(例如醋酸盐则会有醋酸的味道,氰化氢则会有苦杏仁味等),此外弱酸或弱碱盐还会挥发和分解,并且由于水解反应和弱盐合成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当有水分存在时会加速弱盐的分解。

扩展资料:

盐雾的主要成分是NaCl,NaCl在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态存在。在一定温度下,盐雾环境的腐蚀作用与盐雾含量、盐雾沉降率有关。GB/T 10593.2-2012对“盐雾含量”的定义为“单位体积中的含盐量”对“盐雾沉降率”的定义为“大气中盐雾在规定面积上单位时间的自由沉降量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和一定温度下,盐雾含量越高、盐雾沉降率越大,对材料的腐蚀作用就越明显。盐雾含量和盐雾沉降率,是盐雾环境的两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盐雾环境严酷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有人估计,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盐分都提取出来,铺在陆地上,可得到厚153米的盐层;如果铺在国的国土上,可使国平均高出海面2400米左右。

太平洋海水平均盐度为35‰,但各个海区含盐量的多少悬殊很大。该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是赤道附近(略偏北),由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盐度低,从西部的34.5‰降到东部的33‰;在南北副热带海域,因终年处在回归高压带控制下,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较高,尤其是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更高,北半球一般在35~35.5‰,南半球一般在36~36.5‰;高纬度地区,因气温低,蒸发减弱,盐度变小,北太平洋北部在32‰以下,南太平洋南部为33.5‰。太平洋西部黄海、东海,因受大陆径流的影响,盐度小,不足34‰,而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靠近中美地峡和智利南部沿海,因降水大于蒸发,故海水盐度也低,小于33‰。总之,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之分布规律是副热带海域盐度较高,由此向赤道和两极渐低。从东部和西部海域来说,西部亚洲大陆沿海盐度较小,东部南北美洲大陆沿海凡寒流经过地区和多雨地区,盐度也较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98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