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者失之”是什么意思?

“执者失之”是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把持天下,把它据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主观去施为的,我看他根本达不到目的。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凭主观意愿施为而改变的。凭主观意愿施为的必定失败;把持天下,把它据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

世间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嘘暖,有的吹寒,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战国·老子

扩展资料

老子在这一章表述了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即以紧紧抓着“物”不放的方式是不可能“ 得道”的。也就是说,宇宙的起源是一个特例:宇宙在其源起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物”,所以抓住“物”也就找不到宇宙的始点。

老子认为“得道”的方法是首先在宇宙中找到一个确定的“点”,这就是“我”,即“我在”,一个确切的存在。通过个体的“我”扩大到集体的“我”,从而认识“他在”。“我”的无限扩张最终便可以对应于宇宙的无限,从而完成由“我”而最终包容整个宇宙的认识过程。这可以认为是老子的“存在论”。

其次是进一步认识到“我在”是一个过程,并因此类推出一切都是过程,宇宙整体也是一个过程。这可以认为是老子的“过程论”。一切都是存在,一切又都是过程,存在和过程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存在和过程统一于同一事物的观念可以称之为“集合论”,即一切都是存在和过程的集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为者败之

1、意思是:把持天下,把它据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

2、原文: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3、译文:要想治理天下而又主观去施为的,我看他根本达不到目的。天下是大自然神奇造化之物,是不能凭主观意愿施为而改变的。凭主观意愿施为的必定失败;把持天下,把它据为己有的,也必定失去。世间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嘘暖,有的吹寒,有的强壮,有的瘦弱,有的受益,有的失落。因此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79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