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第1张

意思是: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

出处:《孟子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

译文:

告子说:“喜好美食和美色,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不是外在的;义,是外在的,不是内在的。”

词语背景:

“食色性也”经常被人误认为是孟子说的。其实这句话虽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却不是孟子说的。告子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很不满意,就找上门与孟子辩论。过程中告子说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欲和性欲都是人的本性。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为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是为了证明自己关于性无善无不善论的,告子主张“生之谓性”学,也就是主张食、色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食”表示饮食,“性”代表男女,此句译为:关注饮食和男女是人类的本性。

此句出自《孟子 · 告子上》:孟子与告子(孟子的朋友)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这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饮食属于生活上不可避免的问题,人们每天都会为生计而奔波;而男女之间的交往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为人处世在一个人的发展上举足轻重。

饮食属于民生问题,男女交往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这也是上文孟子的朋友告子强调的观点。

食色性也,就是喜欢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意思是吃饭和性爱是人的基本欲望。

食色性也衍生出了饮食男女一词,所谓饮食男女,就是人吃饱了以后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简言之就是饱暖思淫欲。可见吃饭对于男女关系来说是很重要的事。必须先桌上然后再床上。

对于色的解释有很多说法,你认为的是“喜欢漂亮的、美好的东西”,这个解释也行。色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本没有性的意思,直到唐朝《心经》里“色即是空”也不是情色的意思。

这个词真正的含义要看上下文,出自《孟子 告子上》:孟子与告子辩论,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720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