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姓戴的名人

五月开什么花2023-01-30  17

戴笠

戴姓-三、历史名人

戴 嵩:唐朝画家,擅画田家、山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 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戴 震:安徽省休宁人,思想家,学者。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戴 进:著名画家,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 逵: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 德、戴圣:戴德系戴公(子撝)的二十二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今河南省商丘)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的“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由于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也被后人尊称为儒宗。戴德、戴圣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金坛、句容戴氏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戴圣{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

戴 笠:浙江省江山人,黄埔军校肄业,军统特务头子,1946年3月因飞机失事而亡,时人有“雨农(戴笠字)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说。

戴名世:安徽省桐城人,清代史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有《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省)人。他长期浪游江湖,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了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表元:奉化(今属浙江省)人,元代文学家,其文章高雅,时称“东南文章,首推表元”,有《郯源戴先生文集》。

戴第元:大庾(今江西省大余)人,乾隆进士,与弟均元、长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继入翰林,时称“西江四戴”。

戴望舒: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戴季陶:浙江省吴兴人,出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戴安澜:号海鸥,安徽省人,抗日名将,曾任国民党旅长、师长。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同固一役,戴师抗击五倍于己之敌,以伤亡八百勇士的代价,歼敌五千有余,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同固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受伤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在广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葬仪式,由国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

戴克敏:湖北省黄安人。红军高级将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第11军31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5师政治委员等职。

历史名人戴 德、戴圣: 戴德系戴公(子撝)的二十二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今河南省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由于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也被后人尊称为儒宗。戴德、戴圣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金坛、句容戴氏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戴圣,字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戴 逵(?—396): 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戴叔伦(732—789): 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戴嵩: 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戴复古(1167—?): 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长期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戴表元(1244—1310):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奉化(今属浙江)人。其文章高雅,时称“东南文章,首推表元”,有《郯源戴先生文集》。戴良(1317—1383): 元代诗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诸暨)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其诗文内容多颂扬与怀念元朝统治。也保存了一些著名中医的传记资料。有《九灵山房集》。戴 进(1388—1462): 明初画家。字文进。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戴本孝(1621—1691): 清初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休宁今属安徽人。父戴重,明亡绝食死。本孝以布衣终老。能诗,工山水,多作卷册小景,擅用干笔焦墨,丘壑不繁,意境恬淡,近元人画趣。戴名世(1653—1713): 清代史学家。字田有,号忧庵,人称潜虚先生。安徽桐城人。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戴震(1724—1777): 清代学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戴第元(1728—1789):清代文学家、官员。字正宇,号簋圃,又号省翁。大庾(今江西省大余)人,乾隆进士,与弟均元、长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继入翰林,时称“西江四戴”。戴衢亨(1755—1811): 清朝状元、官员。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庾(今大余)人。戴第元之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选任文衡,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1811年病逝,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善画山水。乾隆三十六年(1771)尝作庐山瀑布图。与父第元、叔均元、兄心亨,均显赫于朝,合称“西江四戴”。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官员。字醇士,号榆庵、松屏、鹿床居士、井东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致仕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克杭州时,投水死,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有《习苦斋集》、《习苦斋画絮》等。戴煦(1805—1860):清代数学家。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项名达同时研究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和椭圆求周等问题,并代项氏续成遗著。他的代表作有《对数简法》等四种九卷,合刊成《求表捷术》。得出了指数为任意实数的二项展开式、对数展开式及三角函数对数展开式,并用来计算对数表。还著有《四元玉鉴细草》等。戴煦在研究无穷级数时发现了“开方求对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定理级对数”和“自然对数级数术”两项定理,比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算法要简单实用得多。戴修瓒(1887—1957):中国法学家。字君亮。湖南常德人。日本中央大学毕业。著名法学教授。历任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主任兼教务长,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河南省司法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首席检察官,上海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等。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票据法》、《刑事诉讼法释义》等。戴芳澜(1893—1973):中国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号观亭。湖北江陵(今荆州)人。历任广东农业专科学校、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水稻、果树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以后从事真菌的分类、形态、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在真菌分类学、真菌形态学、真菌遗传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建立起以遗传为中心的真菌分类体系,确立了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研系统;对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著有《真菌》、《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中国真菌总汇》等。戴季陶(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浙江省吴兴人,出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戴笠(1897—1946):字雨农。浙江省江山人。黄埔军校肄业,军统特务头子,1946年3月因飞机失事而亡,时人有“雨农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说。戴安澜(1904—1942):抗日名将。又名炳阳,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曾任国民党旅长、师长。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同固一役,戴师抗击五倍于己之敌,以伤亡八百勇士的代价,歼敌五千有余,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同固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受伤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在广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地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戴望舒(1905—1950): 中国现代诗人。原名朝寀,字丞。浙江余杭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戴克敏(1906—1932):湖北省黄安人。红军高级将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第11军31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5师政治委员等职。戴松恩(1907—1987):中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常熟人。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193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麦作系主任,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场长,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小麦赤霉病抗病性研究》、《试论中国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问题》、《充分发挥作物良种的增产作用》和《为什么研究小麦非整倍体》等。当代名人戴伯勋:1930年7月生,湖南湘乡人。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俄语可读、译。曾任辽宁大学经济系系主 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自编、参编教材专著30多部。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中国工业经 济管理》1992年获国家“光明杯”荣誉奖;《经济联合·企业集团·企业兼并》1992年获辽 宁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老工业 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1997年获辽宁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戴 亮:1934年12月出生,福建仙游人。195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现 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石油 、高能燃料的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在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和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簇合物 的质谱研究等方面有精深研究。其中“SZJ—1型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获1978年全国 科学大会奖,“柬埔寨梯克油评价加工利用”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辽宁科学大会奖;发表 《陆森(Roussin)盐阴离子质谱及其断裂过程》等论文40余篇。戴白夜:1935年生。四川璧山人。1953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习, 195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张家口市作协副主席、电影观众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 省广播电视厅《电视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现任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河北电影制 片厂)艺委会秘书长。一级编剧。河北省影视家协会理事。发表作品近300篇(部)。拍摄的电 视剧有《舞会皇后》、《最后一次报告》、《OK!暑期“小小虎队”》、《神州之恋》等。1 981年在国内倡导“电视观众学”研究,发表论文《电影观众学初探》、《关于电影与观众 的几点思考》(获1985年河北省首届文学振兴奖)。戴秉国:1941年3月生。土家族。贵州印江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国务委员。戴 钢:1950年6月生。高级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兵器工业第52研究所宁波分所。参加“液压自紧技术”课题,获国务院国防工办二等奖;参加“液压自紧厚壁圆筒强 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获国家机械委二等奖;任“GMB-5型高压密闭爆发器”课题负责人, 获国家机械委二等奖;任“液压自紧圆筒设计规范”课题负责人,获国家机械委三等奖;参 加“高效液压自紧技术”项目、获国家四等发明奖;任“挤压铸造铝合金车轮项目负责人, 获国家发明专利等两项。戴玉强:河北文安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逸:1926年生,常熟人,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史总编纂。戴相龙:1944年11月生,江苏省仪征市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毕业,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等职,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戴军:1970年11月生,上海人。内地主持人兼歌手、演员戴军,是少有的兼影视、戏剧和主持的三栖艺人。>带泪的鱼(戴丽丽):江西人。歌曲有全世界丢弃了我你也不离开我、放手了吗、走不近的爱等。 戴佩妮 :1978年生,马来西亚柔佛州昔加末客家人。是全创作型华语女歌手,堪称当今华语歌坛创作力最丰富的创作歌手之一。歌曲有辛德瑞拉、回家路上、怎样等。戴雪儿:2010年初戴雪儿获得美国国际企业与60多个国家共同评选出国际魅力人物最佳人气奖。歌曲有舞林盟主、泡泡糖、也许你只是爱我的美等。编辑本段开国将军戴文彬戴文彬(1909-1982),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东独立师3团排长、连指导员,红8军27师64团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第2兵站政治委员,红2军团6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1支队政治委员,独立2旅政治部副主任,独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第120师卫生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11月28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73岁。戴正华戴正华(1901-1966),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六家畈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曾多次率领医务人员志愿入朝,及时研究解决了志愿军后勤卫生部门工作中的许多困难,为保障志愿军将士的健康作出贡献。1952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0年因病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6年6月22日因患直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戴克林戴克林(1913-1990),原名戴道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先队大队长,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8团宣传队队长,第27师卫生队队长,第80团连政治指导员、连长,第81团副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连长,第3支队司令部侦察参谋,挺进纵队第1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1师1旅4科科长,江都独立团参谋长,第1旅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5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6团团长,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0军59师副师长、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师长,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师长,第20军副军长,安徽省军区参谋长,工程纵队司令员。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戴克明戴克明(1915-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黄安县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黄冈县区委书记,黄安县特务大队大队长,中共光山县委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电台警卫队队长、支队供给处会计科科长、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伊川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1纵8团政治委员。中原突围时,指挥8团抢渡襄河,为主力部队打开通道。8团被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包围,他身先士卒,率全团杀出重围,到豫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受到纵队通电表扬。后任鄂豫军区潢川军分区4团政治委员,河南军区潢川军分区副司令员,洛阳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宁都分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政治系。历任第5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信阳步兵学校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戴金川戴金川(1918-——),河北省高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队列科科长、研究室主任,山西朔县武工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团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3军9师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1军7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第1军7师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政治委员、第1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后勤学院院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文化大革命”中犯有错误,未能获得功勋荣誉章。戴润生戴润生(1916-——),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政治营青年干事,公略步兵学校政治指导员,军委干部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保卫局政治指导员、巡视员,第4师10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343旅686团营政治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委员,黄河支队、教导第4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旅政治委员、旅长,第二野战军第16军、17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军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员,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顾问组组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戴学江戴学江(1930.2-——),江苏省靖江市人。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28团营文化教员,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199团政治处技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治部秘书。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政治部组织处助理员,沈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副部长,师政治委员,陆军第23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1985年起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1992年11月-1995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戴怡芳戴怡芳(1940-2001),河北省东光县人,1960年考入河北大学,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参谋、股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79年调军事科学院工作,历任战役战术研究部副团职、正团职研究员,第三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指导部副部长、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在部队工作期间,刻苦钻研战术技术,积极探索部队建设规律,为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参加过战斗条令、教令的编写、实验、修改和定稿工作。组织编撰的一批研究报告和理论专著,获得了军事科学院科研成果奖。先后组织领导了全军军事科研工作“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召开了第四次全军军事科研工作大会,主持了军事学学科调查,组织领导了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研究。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在组织领导战略、作战、外军和军事运筹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研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丰硕的军事科研成果为繁荣和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9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1年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戴广坤戴广坤(1941.12-——),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魏寺村人。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3年2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部长,1997年10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等职。不论在基层连队还是在领导机关,都始终牢记着一名军人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优秀的军职领导干部。1994年因青藏兵站部创造了部队上线执勤40年来安全行车的最好成绩,未发生过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而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1994年4月,由于西藏灯煤油储量不足,境内暗藏的少数反动分子则乘机煽动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抢购、屯积灯煤油,从而使拉萨等地的灯煤油供应告急,以致连续发生了几起聚众闹事、哄抢煤油的严重事件。他为此指挥部队执行中央军委总部“紧急运送300吨煤油进藏”的紧张运输任务,因此青藏兵站部再一次受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赞扬。1994年10月,他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了国庆四十五周年观礼,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8年7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戴清民戴清民(1943-——),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四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与雷达部部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343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