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马上皇帝?

ppt是什么意思2023-01-30  23

王朝更迭、帝王兴衰,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大部分的开国之君其实都是“马上天子”,譬如刘邦、刘秀、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朱棣、皇太极等,在此我们只讨论统一王朝的“天子”,至于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乱世,各地“皇帝”层出不穷,也大都是马上打江山,多是能带兵打仗的军事之才。

一、 明成祖朱棣

朱棣在十岁时受封为燕王,之后多次参与了北方军事活动,曾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其军事实力和威望堪称诸王之首,也正是他坐镇一方、军力强大,发动了靖难之役,成为了明朝有作为的皇帝明成祖。登基为皇帝后他还五次亲征蒙古,军力最大规模到达50万人。

二、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军事才干也是不容质疑的。当年还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部下的他率兵解了雁门之围,救了隋炀帝。他还曾统兵平定了薛举,平刘武周。最著名的当属虎牢之战,他亲率骑兵3500人,到虎牢与窦建德对阵,杀死敌军3000多人,生俘敌军五万多,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毛主席对李世民的军事才干赞叹道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三、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为“最有学问、最会兵戈、最会用人的天子”,他是一名兵戈妙手、杰出的军事家,在他戎马生涯中最有名的便是昆阳之战了,这一战充分显示出了刘秀的军事头脑和勇气。当年在新朝大军围困昆阳城时,刘秀凭仗东拼西凑的1.3万人打败了40万敌军。他先带十二人突围,请救兵赶赴昆阳然后使用疑兵计和分兵计,并在最后亲率三千敢死队,直捣百万敌军之中军帐,破其百万大军。

除了这三位杰出将领皇帝外,还有朱元璋、杨广、赵匡胤等千古一帝都有着自己出众的带兵技巧和作战能力,最终打下天下。

杜立三出身绿林世家,他子承父业,纵横辽西十余载,无人能敌。满清官府曾派兵数次围剿,都以失败告终,素有“辽西巨匪”之称。杜立三擅长骑马,随身携带两支手枪,一杆长枪,枪法精准,雄踞一方,很嚣张的自称“马上皇帝”,在当地是随意的封官许愿,成了朝廷大患。后来,他被张作霖施计抓获并枪决。

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就是一名绿林人物。在杜立三16岁时,其族叔杜宝兴出卖了他的父亲。杜宝增很快就被官府抓获处斩。杜立三的父亲死后,杜宝兴并没有收手,反而想将杜立三的母亲卖掉。

杜立三得知实情之后,领着自己的一帮同伙,将杜宝兴及其儿子抓住枪杀,报了杀父辱母之仇。血亲复仇,在当时被认为是义举,少年杜立三在绿林中是一举成名。之后,杜立三招兵买马,势力快速壮大。

杜立三很有组织头脑,他仿照清朝官府,也办了巡捕局,将盘踞的数个镇划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向老百姓收取所谓的“饷银”,其实就是保护费。

杜立三的势力范围在辽河两岸,倒是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好事。辽河因为缺乏治理,经常洪水泛滥。杜立三就派人进行了治理,让原本被水淹没的绵延数十公里的一大片洼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当地人因为此事,还曾为杜立三树碑立传,以示感谢。

当时,东三省被日俄所觊觎。杜立三跟当地的很多土匪一样,为了生存和私利,周旋在官府和日俄之间。俄国为了快速扩张,要借助辽河水道,这就侵犯了杜立三的利益。因此,杜立三曾数次袭击俄军。

日本为了和俄国争夺东三省的利益,自然希望有一个盟友。于是,就暗地和杜立三联系,供给杜立三军械物资,支持杜立三打俄军。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中,杜立三在日军支持下,不断的骚扰俄军的补给线,为日军取胜提供了很大帮助。

当地百姓看来,日俄都是侵略者,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管杜立三出于什么目的攻打俄军,杜立三打了俄军,那就是英雄好汉。由此,杜立三还得了一个“包打洋人”的绰号。

杜立三作为土匪,有其贪婪的一面,但是,在当地百姓眼中,也有好的一面,有一定的群众支持。而且,杜立三虽然年龄不大,却很狡猾,非常精于算计和收拢人心。再加上,在日军的支持下,杜立三的队伍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实力强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让杜立三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

当时的盛京将军赵尔巽,对于杜立三,也是非常的头疼,曾经下令“严密访拿”。可是,几次派兵围剿,都以失败告终。

1907年,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立了行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并任命徐世昌担任。徐世昌到任后,决定除掉杜立三这个心头大患。正是这个时候,势头正猛的张作霖进入了徐世昌的眼帘。

张作霖同样出身草莽,但是,他却时刻打着正义的大旗,站在“正义”的一方。

张作霖的祖父张发生前置办下了一大笔家产,去世后,分给了四个儿子。张作霖的父亲张有财,游手好闲,嗜赌如命,很快败光了家产,死于非命。张作霖无奈,只能自谋生路。他卖过烧饼,学过木匠,当过兽医,最后走投无路,跑去投军,做了毅军的一名骑兵。

张作霖好马善骑,很快“以精骑击,得名擢哨长”,成了一名小排长。甲午战败之后,张作霖逃回了家乡,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成立了保乡队,负责周边村子的治安。后来,在八角台商会会长张紫云的推荐下,新民知府增韫收编了张作霖的队伍。张作霖摇身一变,成了巡警“帮办”,相当于现在的副营长。

之后,张作霖又晋升巡防营管带,即营长,移驻新民府,成了名副其实清朝官军。

日俄战争中,张作霖的队伍在夹缝中求生存,先支持俄军,再转投日军,带领的队伍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1个营发展到了3个营。日俄战争之后,在盛京将军赵尔巽和新民知府沈金鉴的支持之下,张作霖的队伍又从3个营扩编为了5个营。他本人也正式晋升统带之职,相当于现代的团长。

随着张作霖实力的壮大,他的战绩也是越来越显赫。张作霖负责新民的剿匪事宜,招抚和剿灭了很多小股土匪,甚至连党羽上千的大悍匪田玉本也被张作霖击毙剿灭。由此,张作霖的名声大振,新上任的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这才决定将剿灭杜立三的任务交由张作霖完成。

徐世昌还特别派了殷鸿寿作为特使,赶往新民府协助张作霖剿匪。张作霖在和殷鸿寿商议之后,认为杜立三实力强大,所在地的防御又十分严密,强攻难以取胜。于是,他们决定智取。

张作霖想了一个办法,诱捕,并由殷鸿寿配合实施。

张作霖派人给杜立三送了一封信,假装祝贺杜立三将被奉天省招抚,而且招抚后的官职比他张作霖还高。同时,张作霖还骗杜立三,让其赶快到新民府来谒见省里派来的招抚专员,准备到奉天向总督徐世昌致谢。

杜立三自然不会轻易相信,在跟亲信商讨之后,认为去新民风险太大,就没有理会张作霖。

张作霖一计落空再出新招,他想到了自己的义父杜泮林。这位杜泮林是黑山县四间房人,才华卓著,素有“黑山秀才”之称。张作霖在中安堡当保险队头目时,结识了杜泮林,并认为了义父。同时,这位杜泮林还是杜立三的族叔,深得杜立三的尊重和信任。

张作霖决定借用杜泮林引诱杜立三上钩。他亲自去黑山将杜泮林接到了新民府,并且引荐给了殷鸿寿,以便让杜泮林相信,总督徐世昌确实是想招安杜立三。接着,张作霖又让杜泮林暂住新民,等杜立三来了之后,再一同前往奉天晋见徐世昌致谢。

杜泮林虽然才华横溢,诗词文章皆精,却是心思单纯,否则,他也不会仅仅得个生员的功名。杜泮林相信了张作霖所说的事情,就给杜立三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信,其中有“游侠非终身之事,梁山岂久居之地”等语。然后,还说了一堆招安的好处,什么“耀祖荣家”之类的话。

杜立三非常信任杜泮林,原本还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等见到族叔的来信,便打消了疑虑,决定前往新民府。这一下,还真如杜泮林所说的,杜立三成了“梁山第二”,而且比水泊梁山还惨。

杜立三为了稳妥起见,出发前还是做了严密部署。他在到新民府的途中,设了多个观察点,每个点留下十余骑兵,作为信使。万一出事,可以快马加鞭的传回消息,让大队人马驰援。同时,杜立三还带了十余名身手了得的弟兄作为随行护卫。

张作霖同样也做了周密部署。他早已经派张景惠率大队人马,绕道接近了杜立三老巢,随时准备进攻。而张作霖在新民府,先是大宴杜立三及其随行的护卫,然后单独邀请杜立三到新民府大院共商招安事宜,成功将杜立三和他的护卫分开。

协商结束后,殷鸿寿起身送客,张作霖早已安排了汤玉麟带着几名壮汉在屋外等候。杜立三刚出屋门,就被汤玉麟等人按倒在地,收了枪支,五花大绑。接着,他们将杜立三押到新民府西门外就地枪决。号称“马上皇帝”的一代悍匪杜立三,就此殒命,年27岁,真年轻呀。

而埋伏在杜立三老巢附近的张景惠得知了杜立三被枪决的消息,迅速出击。此时的杜立三老巢辽中县青马坎,已经是群龙无首,被一举攻破。杜立三匪帮从此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张作霖除掉了杜立三,立下大功。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大喜,立刻上报朝廷为张作霖请功。张作霖因功,受赏数千两银子,同时晋升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相当于旅长。自此之后,张作霖真真正正成了东三省举足轻重的一支武装力量,为他日后成为东北王夯实了基础。

张作霖从杜立三身上,得到的好处可不止升官、发财,他还借此抱得美人归。张作霖的三夫人戴宪玉,原本已经嫁为人妇,结果被张作霖一眼看中。张作霖请人提亲被拒,就以通匪为由,让人抓了戴宪玉的父亲。这里所通的“匪”,就是指杜立三。

而那位害杜立三丧了命的族叔、张作霖的义父杜泮林再次出马,从中调和,最终迫使戴宪玉嫁给了张作霖,成了张作霖的三夫人。

正所谓,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人心险恶,要做还是做张作霖呀。即使张作霖最后也没能逃过挨“一刀”的命运,但也总算好过了杜立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3425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