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是对谁的尊称

斑驳的意思2023-01-30  27

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这个用法在中国古代也时常用到。和“殿下”、“陛下”具有同类的引申意,但不像这二者一样所指对象是称定的人物(王子、国王)。

作为引申意,“阁下”这个词后被广泛用作对有一定地位者的尊称,中国武侠小说中亦可常见这个称呼。在外国文学作品或影视中对男士这样称呼一般也是在十九世纪以前尤其是中世纪,那时人们的等级观念还较强,稍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较强的自尊心。这种用法不知是哪个翻译家率先使用的,后来就成了习惯。

现在这类词一般很少用这个词,只有时对少数政府高官用到,如“(尊敬的)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等。还有一个尊称“足下”,词意结构也是这类的,意为“我在您的足下”,中国古代常用。

至今,“殿下”、“陛下”等词,只用于帝制国家中。一般国家只用“阁下”表示尊称。

留意“总统阁下”、“总理阁下”、“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词,不一定作第二人称,也可用作第三人称。以英语“Excellency”为例,作第三人称时,称作“His Excellency”或“Her Excellency”,作第二人称时,称对方为“Your Excellency”或只说“Excellency”。翻译作中文里,一律译作“阁下”。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回归前的政府公文中,即使对象是全澳民众或个别澳门人士,作第三人称时,仍会以“阁下”来尊称葡国总统、总理、议会议长等人物。

阁下对男士对女士都可以使用。阁下是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某些高级的显要人。

阁下为对“您”的敬称,与足下意思相近。古代常见于口语,近代至现代则多用于书籍信函中。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香港的法院于1997年主权移交后对法官的称呼由“法官大人”转为“法官阁下”。

扩展资料:

“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

《汉书·高帝纪下》:“大王陛下”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若今称殿下、阁下、侍者、执事,皆此类也。”

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

唐·白居易《与刘苏州书》:“阁下为仆税驾十五日,朝觞夕咏,颇极平生之欢。”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吴门秀士书》:“阁下廷试第一,不可谓无佝;枢密入相,不可谓无位;年逾七秋,不可谓无寿,不于此时有所建白,更待何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阁下

阁下意思是指对人的尊称、敬辞、称对方,多用于书信中;也指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用作对品行高尚或兼有要务之类的人物尊称;现泛指对人的敬称。

目前人们在书信(尤其是公函、业务相关书信)中仍然使用阁下来称呼彼此。但是由于“您”一字的代替,慢慢地“阁下”一词多用于外交场合。从这可以看出,现代依然在使用这个词语。

古代人口语中,没有“您”这个词,在对人尊称时,称“阁下”即相当于“您”。

先解释“下”。古人很多尊称都含有“下”,如陛下、殿下、阁下、麾下、足下等。其字面意义,无非是“皇宫台阶之下”、“大殿之下”、“阁殿之下”、“帅旗之下”、“脚下”而已。阁是仅次于宫、殿的建筑物,也是一种议事机构的所在地。

“阁”主人身份属于皇族之外的地位显赫人物。“阁下”原本是对“阁”主人的尊称,逐渐演化为对普通人的尊称。

有一点需说明:古代观念是皇权天授,普通人与皇家的称呼不能相混淆。皇帝称陛下,皇太子、亲王等称殿下,其他人则可相互尊称阁下。春秋时代就有“内阁”制度,阁下与陛下的称呼应当产生于同一时代。“阁下”作为普通人的尊称要晚很多。唐代赵璘在他的《因话录》卷五中说:“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今又布衣相呼,尽曰阁下。”大意是:古代三公设阁,郡守比照古代的侯、伯,也设有阁。在古书上都有“阁下”称呼的记载。如今老百姓相互称呼,也都喊“阁下”。据此证明,普通人尊称“阁下”,不晚于唐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337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