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性强弱顺序:S²⁻>SO₃²⁻>I⁻>Fe²⁺>Br⁻>Cl⁻>OH⁻>含氧酸根 >F⁻。
最常用的四种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亚铁离子Fe²⁺<碘离子I⁻<亚硫酸根离子SO₃²⁻<硫离子S²⁻。
离子还原性判定依据:
2Fe³⁺+ 2I⁻=2Fe²⁺+ I₂。
SO3²⁻+I₂+ H₂O = SO4²⁻+2I⁻+ 2H⁺。
2S²⁻+SO₃²⁻+ 6H⁺=3S↓+3H₂O。
金属活动性顺序
1、对于金属还原剂来说,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一致,即越位于后面的金属,越不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弱。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元素):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
2、金属阳离子在25℃,pH=0的水溶液中氧化性的顺序Li+<Cs+<Rb+<K+<Ca2+<Na+<Mg2+<Al3+<Mn2+<Zn2+<Cr3+<Fe2+<Ni2+<Sn2+<Pb2+<(H+)<Cu2+<Fe3+<Hg22+<Ag+<Hg2+<Pt2+<Au3+。
判断:可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金属活性顺序: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Hg>Ag>Pt>Au还原性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增强。
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F、O、CI、Br、I、S的顺序从左向右原子氧化性减弱,而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同种元素一般价态较高者氧化性强Fe3+>Fe2+Sn4+>Sn2+S(+6)>S(+4)>S(0)>S(-2)。
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离子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统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氧化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可释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常指在无机化合物中含有高价态原子结构的物质和含有双氧结构的物质。其本身一般不会燃烧。
但如果遇到酸或受潮湿、强热,或与其他还原性物质、易燃物质接触,即能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放出热量和氧气,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有时还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将氧化性物质列为第5.1类危险货物。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中有氧化剂与还原剂。
常见离子还原性:S2- >SO3(2-)>I->Fe2+>Br->Cl->F-
常见离子氧化性: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 Pb2+<H+<Cu2+ <Fe3+ <Ag+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具有相应的升降变化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这种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此类反应都遵守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与还原必然以等量同时进行。两者可以比喻为阴阳之间相互依靠、转化、消长且互相对立的关系。有机化学中也存在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
强弱律:氧化性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中,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
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
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