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定义是什么?

生命的定义是什么?,第1张

生命的定义是:以繁殖为目的,以自发熵变为具体方式的进化和适应过程。

生命体当然是要降低自身的熵值,但这不总是成功的:有时因为自身稳态被破坏,比如衰老;有时因为无法完全抵抗外界的高熵压力。熵变主要应该是面向代谢及调节代谢的过程: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

一切都是生命,也就是过程,过程基本都有三个阶段:发生、存续、消亡,其基本特点是:物质不灭(核反应除外,事实上这个也符合哥德尔定理),但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无论在哪个阶段),所以所谓的生命(我们关心的)从逻辑上来看就是物质的结构。

生命的基本属性:

自我调节是生命的一个本质属性。任何生命在其存在的每一瞬间,都在不断地调节自己内部的各种机能的状况,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高等生物的自我调节是多层次的,其中包括分子的、细胞的、整体的调节。

即使是原核生物也有自我调节,而且它也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例如,细菌有能力合成许多自身所需要的分子,而某一分子是否合成,合成的速度如何,则随自身内部状态与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应该说,生命是一个很难下定义的现象,每个专业的研究倾向于用自己的术语来下定义:

(1)生理学定义:生命是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系统。但某些细菌却不呼吸。

(2)新陈代谢定义:生命系统具有界面,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

(3)生物化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但是已知某种病毒样生物却无核酸。

(4)遗传学定义: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而进化的系统。

(5)热力学定义:生命是个开放系统,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内部秩序。

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

这个定义把生命表述为生物的复合现象。抹杀了生命和生物现象的差别,混淆了生命和生物的概念,不符合生命的客观实际,违背了认识的逻辑规律。,

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命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进化、运动、行为、特征、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意识。

生命或生存意识是生物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生物的无穷变化遵循的普遍规律。生物是生命、生存意识和物的统一体。

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运动、行为、特征、结构是生命或生存意识的表现形式,我们通过观察生物的表现形式,就可以判断出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或生存意识、是生物还是非生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21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