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结构是什么?

说明文的结构是什么?,第1张

说明文的结构如下:

1、总分式,通常在文章中会先给出结论,然后逐一进行说明,层次较为清晰。

2、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这种结构通常会大致观众总结文章主旨较难,但是比较能够说明各个层次。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前后较为连贯,读者读下来会比较方便。

4、递进式:通常这种结构会让读者觉得文章比较具有逻辑性。

写说明文注意事项:

(1)从文章说明事物的内容着手,从中理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性词语。作者为了要在文章中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显著的位置。

(3)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事物特征的,需要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

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2、递进式

递进式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3、连贯式

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

4、并列式

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5、对照式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扩展资料:

说明文的分类:

1、按说明对象分

事物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目的是使读者了解、按说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点。

事理性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3、按写作方法分

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人物、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文章要求具体、科学和按写浅显易懂,所以又称平实说明文。

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2、空间顺序

空间顺序:用于介绍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建筑物的方位、布局。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

说明文结构

1.总分式

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总——分

(2)总——分——总

(3)分——总

2.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4.递进式

(事理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如《向沙漠进军》。 递进结构的主要形式有: ①现象——本质; ②特点——用途; ③原因——结果; ④整体——部分; ⑤主要——次要; ⑥概括——具体。

说明文的六要素

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你要说明的事物。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般为抽象事物。

2.说明对象特征

3.说明语言:说明文语言简明准确,通俗易懂,清楚明白,条理分明。说明即解说,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4.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

5.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6.说明结构:总分式、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

说明文作用

说明文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03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