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浓硫酸(H₂SO₄),氢氧化钠固体(NaOH),氧化钠(Na₂O),氧化钙(CaO)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常见反应中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全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等。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物质溶于水,一般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扩散,属于物理变化,吸热。二是水合,属于化学变化,放热。两个过程热效应的多少决定了总体上是吸热还是放热。酸碱溶于水一般放热,典型的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记住这三个例子基本就够用了。
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是指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例如赤热的炭和水蒸气作用生成水煤气,等体积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反应。
化学反应只有少数是吸热的。吸收热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负号(一)表示。回流reflux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顶蒸气凝缩而得的液体中再由塔顶回入塔内的部分。可以补充易挥发组分,使得精馏操作能连续进行。
溶于水放热:SO3、P2O5及浓硫酸、浓磷酸等,NaOH,KOH,Na2O,Na2O2,CaO及钠,钾,钙等活泼金属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
溶于水吸热:硝酸氨等。其实有很多物质溶于水时,都有吸热或放热的现象,但现象大多不明显。
氢氧化钾(化学式:KOH,式量:56.11)白色粉末或片状固体。熔点360~406℃,沸点1320~1324℃,相对密度2.044g/cm,闪点52°F,折射率n20/D1.421,蒸汽压1mmHg(719℃)。具强碱性及腐蚀性。
极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吸收二氧化碳而成碳酸钾。溶于约0.6份热水、0.9份冷水、3份乙醇、2.5份甘油。当溶解于水、醇或用酸处理时产生大量热量。0.1mol/L溶液的pH为13.5。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30mg/kg。溶于乙醇,微溶于醚。有极强的碱性和腐蚀性,其性质与烧碱相似。
扩展资料:
吸热反应是指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例如赤热的炭和水蒸气作用生成水煤气(等体积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反应。化学反应只有少数是吸热的。吸收热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负号(一)表示。回流reflux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顶蒸气凝缩而得的液体中再由塔顶回入塔内的部分。可以补充易挥发组分,使得精馏操作能连续进行。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能量(键能)越强,稳定性越强;键能越弱,稳定性越差。
例如:C+H2O=(高温)CO+H2
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如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注意:不是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燃烧大多数要“点燃”,都是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就是在化学变化中,需要不断吸收大量热量的反应。
不是所有需要使用催化剂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CO2=(高温)2CO是吸热反应。
有些反应在开始时,需要提供一定的条件,如加热、点燃等,一旦反应进行开了,去掉条件反应继续进行,这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有时根据需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侧标明是吸热还是放热,通常是+Q吸热,-Q是放热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包括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的(但是我们要注意高压下石墨转变成金刚石也是放热反应,尽管常压下是相反的),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的(但均不能绝对化,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就是常见的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常见反应中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全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全是放热反应,在具体判断中往往要结合记忆中的事实来进行。 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1)所有燃烧或爆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多数化合反应。
(4)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生成H2的反应。
(5)很多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绝对化)。如氢气、木炭或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都是典型的放热反应。
(6)NaOH或浓硫酸溶于水(注:这两点只是说会放热,但严格说起来并不算化学反应,考试时应注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放热反应 百度百科-吸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