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娟指的是什么?

婵娟指的是什么?,第1张

婵娟指的是明月,“婵娟”有三种意思: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2.美女、美人;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婵娟。

古时候中国对于月亮有着关于嫦娥的传说,嫦娥的美丽也让无数文人墨客做足了美丽幻想。本来嘛,神话故事就应该是美好的,尤其是出现在其中的正面女子,皆应是曼妙婀娜,英姿卓绝的美好形象。月亮(明月,圆月)是美好的。人长久,共婵娟,皆是对美好的遐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言尽了自己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他们最美好的祝愿。婵娟,表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更是对美丽人生的期盼;婵娟不仅是美女,更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婵娟,不仅圆月高空悬,更是我们心里对团圆最深的牵念。

婵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án juān。释义为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1]出自《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中文名

婵娟

拼音

chán juān

快速

导航

由来

引证详解

历史典故

诗句赏析

《水调歌头》

相关诗词

基本解释

◎ 婵娟 chánjuān

婵娟 古代美女的代称

(1) [graceful]∶美妙的姿容

不醉莫言还,请看枝间。已飘零一片减婵娟。——《金瓶梅》

(2) [beauty]∶美女

绮窗罗幕锁婵娟

(3) [the moon]∶明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月饼,指月亮下吃月饼 。

词语分开解释:

婵 :婵(婵) chán 〔婵娟〕a.如“竹婵婵,笼晓烟”;b.指美女,如“一带妆楼临水盖,家

娟 : 娟 juān 秀丽,美好:娟丽。娟秀。娟娟(秀美的样子)。娟媚。婵娟。 笔画数:10;部首:女;笔?

由来

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

唐˙孟郊˙婵娟篇:

婵娟

花婵娟,泛春泉;竹婵娟,笼晓烟。

元˙沉禧˙一枝花˙天生瑚琏套˙梁州曲: 腰肢袅娜,体态婵娟。 亦作 婵媛 。

2.美女、美人。

唐˙方干˙赠赵崇侍御诗: 却教鹦鹉呼桃叶,便遣婵娟唱竹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或称为 婢娟 。

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唐˙刘长卿˙湘妃诗: 婵娟湘江月,千载空蛾眉。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引证详解

(1).姿态美好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薛综注:“婵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婵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婵娟。”

元 沉喜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婵娟。”

(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呼 桃鹦鹉叶 ,便遣婵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绣帏前,少箇婵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升《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婵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魏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复婵娟。”

《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婵娟。” 李周翰 注:“婵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婵娟竹,籐缆系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婵娟,贴向眉心学翠钿。”

宋 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婵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婵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归何处?夜夜婵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婵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复息,婵娟入绮窗,徘徊骛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去故乡赋》:“情婵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挛, 女嬃 空婵娟。”

历史典故

屈原有两个学生——男为宋玉,女为婵娟

婵娟

屈原》中婵娟的形象

婵娟是屈原的侍女,是一个纯洁可爱、天真稚气的少女。浮生萦云,她深明大义,爱憎分明,她热爱屈原,敬仰屈原的品德,遵照屈原的教导做人;她蔑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具有不畏权贵的骨气和敢于斗争的勇气。在屈原遭到陷害的关键时刻,她始终和屈原站在一起,同黑暗势力作斗争,她与宋玉形成鲜明的对照。她不幸误服了南后阴谋杀害屈原的毒酒,但她却感到莫大的安慰,因为她把为救屈原而死看作是为祖国献出生命,看作自己毕生最高的理想。

婵娟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人物。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在艺术构思中,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婵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

屈原和婵娟的故事

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

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反对腐败,推行仁政,对外主张联合抗秦,遭到贵族大臣上官大夫靳尚等的反对。靳尚利用怀王的昏聩及南后的贪婪,收受贿赂,与秦使张仪同流合污。张仪游说以600里地归楚为饵,诱楚绝齐亲秦,受到南后的款待。他们为除屈原,在一次预谋好的酒宴歌舞上,南后佯装酒醉,倒向屈原,屈原无奈搀扶,适遇怀王临场所见,于是屈原被诬革职,囚禁太庙。

屈原的学生婵娟,崇仰屈原爱国的政治主张,闻师受陷,四处寻找,好容易在太庙重见时,已是饥寒交迫,屈原以酒为婵娟暖身,谁知酒中有毒,婵娟身亡。屈原悲愤填膺,长啸天问,并把题有桔颂的纱巾覆盖婵娟身上,以作祭奠,在旁监禁的卫士深为感动,救出屈原,火烧太庙,共谋救国大业。

诗句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

婵娟

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693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