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

体寒怎么调理2023-01-29  34

“国际主义”就是对世界各国人民一视同仁,在抱持公平、正义的观点下,不存私心地对待本国和他国人民。

举个例子,比如西班牙内战的时候,欧洲各国部分人民自发地来到西班牙帮助当地人民对抗弗朗哥的独裁政权。这只是出于争取自由的正义感,而没有考虑一己私利。这就是国际主义的精神。类似的还有白求恩。

与国际主义相对的则是“沙文主义”或“狭隘民族主义”——即盲目地认为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处处高外国一等,认为为自己国家的利益侵害他国权益是理所应当的。二战轴心国大多就是靠这样的思想毒害人民为其卖命流血的。

“我们的国际主义”并不是什么专属名词,所以要结合出现的上下文来理解。就没办法帮您解答了。

    1、国际主义的简要定义

    国际主义是主张和实行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的思想和行为,是同沙文主义、霸权主义相对立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原则。

国际主义不但是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对外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而且是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政要的一种政策主张。美国前总统小布什(George Walker Bush,乔治·沃克·布什)在竞选期间和就职之后多次谈论“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主义”。尽管人们在使用国际主义一词时赋予它不同的内涵,但相对于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等概念来看,它是一个美好的语词,表达了符合全人类利益的正确理念。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

【国际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无产阶级团结的思想,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原则之一。它要求各国无产阶级在争取民族解放、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共产主义的斗争中,在马列主义的原则基础上紧密团结,互相支援,反对共同的阶级敌人。同时认为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应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认为一个国家革命的成功要靠这个国家本身条件的成熟和劳动人民的斗争。

【沙文主义】一种反动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把自己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因拿破仑手下的军人沙文狂热地拥护拿破仑用暴力向外扩张法国的势力,所以把这种思想叫做沙文主义。

【霸权主义】指大国、强国凭借其军事和经济实力,欺侮、压迫和支配小国、弱国,妄图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政策。

    2、国际主义的基本内涵

作为人类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原则,它理应包括下述含义: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不闭关锁国;

第二,坚持平等协商,不称王称霸;

第三,履行国际义务,不自私自利;

第四,共享国际权益,不安贫守缺。

    国际主义的精神实质是主张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利。

平等互利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国际主义的积极作用

国际主义是联结各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的桥梁,它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爱国主义得以沟通并形成共识。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宏扬爱国主义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奉行国际主义的民族才能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平等互利。然而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束缚下,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政策选择上陷入两大误区。有的国家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到处搞霸权主义,不但没有争得更多的民族利益,反而以损人开始以害己告终。有的国家为了“国际主义”的名声到处搞“无私援助”,不但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遭到受援国的抱怨。在全球化背景下反思人类文化行为,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只有把宏扬爱国主义和奉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才符合一个民族的根本利益,进而能够增进全人类的利益。

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国际主义”这个概念和思想最早是由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来的。“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两个著名的论断就集中地体现了国际主义的思想。国际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对国际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在谈到国际主义与民族利益的关系时,经典作家指出:“无产阶级的国际运动,无论如何只有在独立民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民族独立是一切国际合作的基础”,“无产阶级如果允许‘本’民族对其它民族采取一点点暴力行动,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

列宁较早地提出和使用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这一概念。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初,苏维埃俄国与国内外敌人进行生死大搏斗,迫切希望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的支持和援助,而当时迅猛高涨的欧洲革命形势又为此提供了极大的现实可能性。因此,列宁这一时期所讲的国际主义的范畴主要是指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如苏俄与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际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指世界革命尤其是欧洲革命。列宁倡导了“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著名口号。保卫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被视为国际主义的直接目标。随着战争的结束和苏俄工作重心的转移,随着世界革命特别是欧洲革命由高潮走入低谷,随着统一的苏联国家的建立和党内大俄罗斯主义的抬头,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发生了变化,其范畴从民族国家之间延伸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把苏联内部各民族的平等和联合(如俄罗斯与乌克兰、格鲁吉亚等的关系)也上升到了国际主义的高度,纳入到了国际主义的范畴,再三强调要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不过,列宁并未放弃世界革命的思想,而是在等待新的机会,并力图通过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榜样来影响和推动世界革命。

斯大林没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国际主义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发展和完善:他国际主义的原则性坚持不足,而实用主义的考虑过多。斯大林以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理论依据,极其实用主义地把苏联的利益等同于国际主义,把共产国际作为为苏联的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在苏联内部的民族关系问题上,斯大林把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和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等同起来,实际上强调的是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收起国际主义的旗帜,打起俄罗斯民族主义的旗号来动员全民抗德卫国。在斯大林看来,既然国际主义不利于保卫苏联,所以要不惜抛弃,民族主义旗帜有利于保卫苏联,故而要高高举起。

战后,美苏冷战格局逐渐形成,在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又开始大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来了。l 9 4 8年共产党情报局以“民族主义”、 “违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为由开除南斯拉夫,并在东欧各国开展了清除“铁托主义分子”、反对“右倾民族主义”的运动。斯大林把是否实行苏联模式、是否尊重苏联的领袖地位作为检验真假国际主义的试金石。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继承了斯大林对国际主义的看法。“社会主义大家庭”这一提法就源于赫鲁晓夫时期。“社会主义阵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提法几乎成为口头禅。赫鲁晓夫说“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就象士兵站队一样,应该向领头的看齐”。有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理论更是集中体现了勃列日涅夫对国际主义的认识和实践。其主要内容有:无产阶级“国际专政论”;苏联“大国责任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有限主权论”。国际主义严重变形了,成为苏联干涉和控制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国际主义精神更是一种和平的精神,有针对性、理智的精神。它能使人明辨是非,使人明白该如何宽容他人,该宽容怎样的人。

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白求恩、柯棣华 (请参照相关百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254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