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底有12个月。四个季节一般认为春季为3-5月、夏季为6-8月、秋季为9-11月、冬季为12-2月。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就是12个月左右,不包括闰年,阳历365或366,阴历354或355天。一年就是12个月左右,不包括闰年哦。
计算规则
1.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的时刻的计算以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为准。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
2.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3.每年的冬至总是落在这年的十一月中。从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称为一岁。如一岁中有十三个新月出现,则这一岁为闰岁,要加入一个闰月。
4.闰岁中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因为一岁中只有十二个中气,所以闰岁中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以上所列的阴历的计算规则是在清朝顺治年间,开始采用的。以上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上完全以天文观测为依据,其中没有任何数学关系。这和阳历完全是由数学关系确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闰年366天
平年365天
一年一共有12个月。根据公历一年有12个月,大月每月有31天,小月每月有30天,就是有2月份一个月特殊,平常年二月为28天,闰年二月为29天。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分别春三个月、夏三个月、秋三个月和冬三个月,总数为12个月。
人类月份的来历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大月(7个):1、3、5、7、8、10、12,小月(4个)4、6、9、11。
2、平年闰年: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每4年一次闰年,遇百年不闰,400年再闰。
3、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包括1、2、3月;第二季度包括4、5、6月;第三季度包括7、8、9月;第四季度包括10、11、12月。第一季度90天,或91天;第二季度91天;第三季度92天;第四季度92天。
4、地球绕着太阳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
5、闰年的来源,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样每4年就要多出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份里。原来规定二月28天,这样就出现了29天的情况。二月份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份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