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是什么辈分呢?

console接口2023-01-29  29

太公是父亲,也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

太公多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以广东、江苏、浙江和江西地区等地区,在我国北方比较少见。亲属称谓是对亲属的称呼,或具有亲属关系者的互称。

祖辈的亲属,按古代关于宗亲夫亲:丈夫,又叫郎君、夫君、良人、官人、相公、老公、爱人、卿卿、外子、外人、老头子、老伴。

注意:

自身为一代,父以上曰祖,子以下曰孙。

第一,祖辈。父。此汉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西周《诗·小雅·蓼获》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民间俗称:“爹爹”、“爸爸”。

祖父:也称“王父”。《礼·曲礼》上曰:“祭王父曰皇祖考。”疏:“王父、祖父也。”《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可见,在夏商周时期,已有“祖父”这个称谓。如今俗称:“爷爷”。

曾祖父:王父之父,“曾祖王父”的简称。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亲》曰:“王父之父为曾祖王父”。俗称“太爷”,又称曾祖王父、太翁、次长祖、曾翁、曾门、曾大父、曾太公、大王父等。

高祖父:曾祖王父的父亲,即爷爷的爷爷,“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郭璞注:“高者,言在上。”也称“太尊”。李善曰:“太尊,高祖也。”俗称:“祖太爷”或“祖宗”。

太祖:原为“大祖”。西周《诗·周颂·雕序》云:“雠(雍)。娠大祖也。”远祖,称高、曾祖以上的远代祖先。按《公羊传·庄公四年》云:“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

先祖:远代的祖先。按《书·多士》曰:“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关于始祖乃祈得姓的祖先称谓。又《仪礼·丧服》曰:“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所自出。”郑玄注:“始祖者,感神灵而生,若稷契也。”

太公:父亲,也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太公多用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以广东、江苏、浙江和江西地区等地区,在我国北方比较少见。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太公

外文名称

great grandfather

拼音

tài gōng

词性

名词

意思

古代对长辈的一个尊称

其他用法

复姓、人物名称、地名

相关人物

姜太公

家属太公配偶

太婆

目录

1词语解释

2姜太公

3稷下黄老典籍

4地名

折叠编辑本段词语解释

折叠基本解释

[great-grandfather] 〈方〉∶曾祖父。

[grandfather]∶祖父。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father]∶父亲,也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

[greatly esteemed elder]∶对老者尊称。

折叠引证解释

古代称父或尊称他人之父。《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五日一朝 太公(刘煓) ,如家人父子礼。"《后汉书·袁谭传》:"然孤与太公,志同愿等。" 李贤 注:"言太公者尊之,谓 绍 也。"《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他父亲 匡太公 在房里已听见儿子回来了。"

称祖父。清 以来亦称曾祖为太公。《后汉书·李燮传》:" 李氏 灭矣!自太公已来,积德累仁,何以遇此。" 李贤 注:"太公谓祖父 郃 也。"

对老者的尊称。清 赵翼 《陔馀丛考·太公》:"今人既呼祖曰公,则呼曾祖为太公。"

即太公望 吕尚。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来的却是 张太公 呵!"《水浒传》第三七回:"你且在这里少待,等我入去报知庄主太公。"

复姓。春秋 有 太公任 。见《庄子·山木》。《国语·鲁语上》:"夫 齐 弃 太公 之法而观民於社。" 韦昭 注:" 太公 , 齐 始祖 太公望 也。"《韩非子·喻老》:" 文王 举 太公 於 渭 滨者,贵之也。"汉 东方朔《答客难》:" 太公 体行仁义。"清 孔尚任《桃花扇·迎驾》:"金鳌上钩,金鳌上钩,好似 太公 一钓,享国千秋。"

太公,爷爷的爸爸。

四代同堂的部分辈份称呼:

哥哥、我、弟弟。

伯父(伯爷)、爸爸、叔叔。*"伯爷"一词,常见于南方地区使用,如广东、广西、香港等

伯祖(伯公)、爷爷(公公或阿公)。叔祖(叔公)。伯公、阿公、叔公,南方常见用词。

太伯公、太公、太叔公。(太公配偶:太婆)

折叠编辑本段姜太公

姜尚(前1128~前1015),字子牙,吕氏,一名望,尊称太公望,道家前身。武王尊之号为"师尚父",世称"姜太公"。汉族(华夏族),"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今山东省日照人)据说祖先在舜时为"四岳"之一,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功,被封在吕,姜为其族姓。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虽然他满腹经纶、才华出众,但在商朝却怀才不遇。他已年过六十,满头白发,阅历过人,仍在寻机施展才能与抱负。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记载

"昭烈武成王"姜子牙

姜太公为炎帝神农氏54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己酉年出生于东海上【史记.齐太公世家】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

事迹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历代皇帝封为武圣,唐肃宗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宋真宗时,又封姜太公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到明代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封神演义》小说,从此,姜太公由人变成了神,并且为民间广为信奉。

相关成语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折叠编辑本段稷下黄老典籍

《战国策》卷22《魏策一》:"苏子引《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后有大患,将奈之何?'"苏子即苏秦,这里的《周书》指的就是《太公金匮》或《太公阴谋》。《开元占经》卷6、卷11引《尚书金匮》,据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太公金匮》引严可均曰:"疑即《太公金匮》异名。"《战国策》卷3《秦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列传》作"周书阴符"。《庄子·徐无鬼》释文引司马彪、崔撰曰:"《金版》、《六弢》皆《周书》篇名。"《银雀山汉墓竹简》也认为:"太公之书,古亦称周书",并举证曰:"敦煌写本《六韬》残卷中有《周志廿八国》一篇,文字与《周书·史记》略同。古书所引《周书》之文,亦颇有与太公之《六韬》、《阴谋》、《金匮》诸书相出入者(参看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卷七)。《吕氏春秋》所谓'周书'也指太公之书。"(严可均案,《阴符》谓阴符之谋。《战国策》"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作"周书《阴符》",盖即《汉志》之《太公谋》八十一篇矣。云"周书"者,周时史官纪述,犹《六韬》称周史。诸引周书《阴符》,或但称"周书",验知非《逸周书》。录附太公之末,与《六韬》、《阴谋》、《金匮》互出入,不嫌复见也。 )

《太公金匮》,《隋书·经籍志》、《意林》、《旧唐书·经籍志》、《通志略》均载2卷。

《太公阴谋》,《隋书·经籍志》:"《太公阴谋》一卷(梁六卷。梁又有《太公阴谋》三卷,魏武帝解)。"《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3卷,《通志·艺文略》:"《太公阴谋》一卷,又三卷(魏武帝注)。"

明确著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虽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但实际上《七略》、《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汉书·艺文志》之"兵书略·兵权谋":"兵权谋十三家,二百五十九篇。"小注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也。"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清沈钦韩说:《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兵》者即《太公兵法》。《太公》一书多佚,仅存《六韬》传世,即《太公兵法》。

《汉书·艺文志》之"兵权谋"下注"省《太公》",则"兵权谋"中部分内容出自《七略》所录之《太公》殆无疑问。顾实曰:"如本志《太公谋》八十一篇,《兵》八十五篇,今本《管子·兵法》、《参患》,《荀子·议兵》、《淮南·兵略》等篇之类,皆当在此二百五十九篇中。"前贤已经证明,《汉书·艺文志》著录的《谋》就是《阴谋》,也就是《太公阴谋》,《言》就是《太公金匮》,《兵》就是《太公兵法》或称《六韬》、《太公六韬》。

钱大昭曰:"《谋》、《言》、《兵》,就二百三七十篇而言,《太公》其总名也。"沉钦韩曰:"《谋》者即太公之《阴谋》,《言》者即《太公》之《金匮》,凡善言书诸金版。《大戴记·践祚篇》、《吕览》、《新书》、《淮南》、《说苑》所称皆是。《兵》者即《太公兵法》,《说苑·指武篇》引《太公兵法》。"顾实曰[xxiv]:"《隋》、《唐志》、《通志》著录《太公书》多种,《通考》仅馀《六韬》而已,《庄子》称《金版六弢》,《淮南子》亦言《金縢豹韬》。"

《汉书·艺文志》之"诸子略·儒家"中另有"《周史六弢》六篇",小注:"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颜师古以为"即今之《六韬》也。"《四库》馆臣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两种书[xxv]。清沈涛《铜熨斗斋随笔》证明《汉志》"六弢"当是"大弢",《庄子·则阳》中仲尼问于太史大弢即是此人,"今之《六韬》当在《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之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以为"此证极精核。"

可见,《太公金匮》、《太公阴谋》、《太公兵法》或是《六韬》都出自道家的《太公》。

《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困学记闻》卷11并引叶梦得说曰:"其说盖出《六韬》。"宋戴埴《鼠璞》卷下:"至谓文王与太公阴谋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奇计,然《汉书·艺文志》注谓:'吕望为周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以太公术者所增加。'汉时已尝疑之,今反使右科习为正经可耶?"宋何薳《春渚纪闻》卷5《古书托名》:"先君言《六韬》非太公所作,内有考证处。"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中:"考《汉志》有《六弢》,初不云出太公,盖其书亡于东汉之末,魏晋下谈兵之士,掇拾剩馀为此,即《隋志》《六韬》也。"

《史记·留侯世家》述张良得圯上老父赠书,"视其书乃《太公兵法》。"前引《战国策·秦策》,则更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把《太公》看成是楚汉之际乃至汉代的著作似乎保守了些,历史上就有学者根据《六韬》内容判定它是战国著作。

宋叶适《习学记言》卷46《六韬》:"其言避正殿,乃战国后事,固当后于孙子。"《困学纪闻》卷5:"古以车战。春秋时郑晋有徒兵,而骑兵盖始于战国之初,曲礼前有车骑,《六韬》言骑战,其书当出于周末。"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竹简有部分内容与今本《六韬》基本一致的太公书竹简,被认为就是《六韬》。银雀山《六韬》共14组,可分3类。1-7组为第1类,见于传本《六韬》者,《文韬》4组,《武韬》3组。8-13组为第2类,均为《群书治要》、《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曾加称引而为传本所无的佚文。14组为第3类,是一些零散残简,其简式、字体与第1、第2类相似,简文又提及文王或太公望,据此当属简本《六韬》。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西汉墓中,也发现部分竹简上许多有文王、武王问,太公曰的字样,或与今《六韬》内容相同或近似,尤其是简文的字体和其他简文不同,书体逊于同出的其他几种简文,易于区别。这些简早期被称名为《太公》,后定名为《六韬》。《文物》2001年第5期公布了这批简的释文。定州汉简中根据汉简的简型、内容和字体等被确认为属《六韬》的竹简共有144枚,计1402个字,简文《六韬》共发现篇题十三个。

银雀山两座汉墓,从出土的钱币和2号墓中出土的《元光元年历谱》推定,1号墓的下葬年代在西元前140~前118年之间,2号墓下葬年代在前134~前118年之间。银雀山汉墓竹简的抄写年代应早于墓葬年代。银雀山竹简字体属早期隶书,当是西汉文、景至武帝初期书写成的。定州八角廊40号汉墓,墓主人为中山怀王刘修,刘修死于西元前55年,则定州简《六韬》的成书年代肯定早于此时。银雀山和定州简还表明,《六韬》在西汉初年就广泛传播,其成书时间当然更早。银雀山《六韬》文字不避汉帝之讳,如汉高祖刘邦的"邦"字,汉文帝刘恒的"恒"字,等,定州简《六韬》也不避汉文帝刘恒的"恒"字,也证明《六韬》成书时代在汉之前。

定州简《六韬》中提到了御者"王良",王良是春秋时晋国之善御马者,在《孟子·滕文公下》、《荀子·王霸》中均有提及,应在春秋前期以前。

陶宪曾评《汉书·艺文志》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鹖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篇重者,盖《七略》中《伊尹》以下九篇,其书全收入儒、道、纵横、杂各家,又择其中之言兵权谋者,重入于此,共得二百五十九篇。"笔者昔有一说曰:先秦无兵家。战国时期,战争是各种国家政治思想学说的主题内容,儒、道、墨等家都各有兵书,《六韬》或《太公兵法》无疑就是道家《太公》的兵书部分。《太公》著作为文王、武王与太公问答,太公吕望是周人灭商战争的军事指挥者,封于齐国,故《太公》著作出于齐国。《太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道家著作。

《太公金匮》本《金人铭》中太公吕望还引了黄帝说,李零先生以为黄帝书"分布范围主要是集中于数术、方技类的实用书,以及数术之学在兵学中的分支即兵阴阳见于诸子,则主要是阴阳、道两家及其小说杂记。"黄帝书中有"黄帝战蚩尤"之类数术书、"黄帝素女问"之类方技书,《太公阴谋》、《太公金匮》则是名贤讲治国用兵的阴谋书,是道家黄老著作。

总之,《太公金匮》、《太公阴谋》、《太公兵法》或《六韬》都是《太公》的内容,《太公》是战国时期齐国的道家黄老著作。

折叠编辑本段地名

太公岛

太公岛位于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苗家村太公文化度假村东面海域,与第三海水浴场隔海相望。在平时是一座半隐于海下的海岛,只有岛顶和一个逃生塔露于海上。退潮后,整座岛就浮现了出来。可以在上面拾贝、海钓。可以悠闲的在此像姜太公一样海钓。

到太公岛,抓最新鲜的海鲜,体验一下亲手抓住螃蟹,鱼虾的感觉,感受一下从沙里、岩石缝隙间找到蛤蜊、海螺的惊喜,在岛上吹吹海风,看看海天一色,无边无际的远方,这个时候你才真正体味到大海的无私,大海的博大~来日照,玩什么呢?太公岛赶海才是您最惬意,最能体验自然的好方式!

岩石上,那黑黑的,三角状的,是海虹,这是最常见的,用手撕下来就可以~还是在岩石上,那不规则的,贝壳白白的,是海蛎子,这个要用工具了,渔家的"蛎抓子"是专门打海蛎子的,所谓一物降一物:)在岩石间,细心发现,就会看到一个个屁股尖尖的,身体圆圆的小玩意,这个就是海螺了~海螺有很多种,在岩石石缝间的是辣海螺,顾名思义,吃起来感觉有点辣味(日照人称"辣格鲁",在日照我们管海螺叫"格鲁"),这个用小钩子钩出来就可以了还有在石头下面的,流水的地方,是圆海螺,(日照人称"团格鲁",日照方言中"团"就是圆的意思),这个就是力气活了,翻势头再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大海螺,个头比较大,有拳头般大小,因其贝壳里面呈红色,我们日照人称其"红里子",呵呵,我们就是这么形象、生动,听其名,则知其色,尝其味。碰到岩石间的小沙地,用带的小铁锹、小抓子扒一下,仔细看看翻出来的砂,里面就很可能有蛤蜊哦~蛤蜊也有很多种,贝壳滑滑的,有花纹,呈扇形的,是花蛤蜊,这种最多贝壳粗糙些,颜色类似海沙,呈圆形的,是沙蛤蜊,学名文蛤,俺们日照人称"和尚头",因为有点类似和尚光光的脑袋~还有蟹、海星,多数藏在石缝间有水的地方,随手可捉,就是不要让蟹夹住手哦。

亲手抓的海鲜可以带回住宿的渔家加工,六个字:超新鲜,原生态!

至于赶海的工具,比如钩子、小铁锹、小桶等,都可以跟住宿的渔家索要,渔家会很热情的口授赶海秘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2822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