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爹味道是什么味?

沙爹味道是什么味?,第1张

沙爹,又称作沙嗲(印尼语:Sate;马来语:Satay),是一种味道独特的烤肉串,主要起源于印尼,另外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十分常见。食材经过腌制后穿在竹签之上,然后用炭火将其烤熟,吃的时候搭配加上辛辣的酱料和配菜,非常受当地人的欢迎。

东南亚的烤串儿,味美喷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种味道的下酒神器

在其起源地印尼,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村,街边小摊还是高级饭店,沙爹都是当地美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这主要是得益于印尼的多元种族文化和民族融合产生的混合烹饪艺术,它与中国的烤串、日本的照烧、欧美的卡博串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在2011年还在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中获得过第14名,对于一款街头小吃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东南亚的烤串儿,味美喷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种味道的下酒神器

马来西亚街头,正在烤沙爹的摊贩

根据历史记载,沙爹的原型是印度一种烤肉串,而后者最早来自于西亚地区。到了19世纪初,许多印度人和中东人士涌入荷属东印度,他们将本民族饮食习惯与当地食材进行结合,最终创造了沙爹这一美味。不久之后,荷属东印度的每个岛屿都出现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沙爹菜肴,19世纪末期,沙爹从荷属东印度开始向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传播,最终遍布东南亚各处。

东南亚的烤串儿,味美喷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种味道的下酒神器

1870年,爪哇售卖沙爹的摊贩与食客

受宗教习惯影响,印尼和大马的沙爹多以牛羊肉和海鲜为主。同时印尼当地的荷兰殖民者也将这款南洋美食带回了欧洲,后来这款又好吃又便宜的街边美食开始走进酒吧和饭馆之中,成为当地人最喜欢的下酒菜。

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也在下南洋务工后将这款美食的灵魂——沙爹酱,带回了中国国内。经过不断地改良与融合,最终诞生了另一款经典的佐餐调料,潮汕火锅的灵魂蘸料——沙茶酱。使用沙茶酱制作的牛肉、青菜也是潮汕地区人们喜爱的美味。

东南亚的烤串儿,味美喷香的沙爹,融合了多种味道的下酒神器

香辣味。

1、因为沙嗲味是辛辣味、咸味、甜味齐具,以辛辣味为主,咸味为辅,甜味稍作点缀。

2、而香辣味是因为辣椒过油后产生的,由辣味产生的香味,所以两者相比,香辣味更辣,所以使用者要会根据自己口味来选择。

马拉话沙嗲是串烧肉的意思

也就是烤肉味道,有专门的沙嗲酱,就是烤肉味调料

沙嗲酱

沙嗲酱是盛行于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沙茶酱,原为印度尼西亚的一种风味食品,印尼文为“SATE”(沙嗲),原意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种调料复合味。它相当辛辣香咸,富有开胃消食之功效,调味特色突出,故传入潮汕广(州)地区后,经历代厨师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点,改用国内香料和主料制作,并音译印尼文“SATE”,称之为沙茶(潮语读“茶”为“嗲”音)酱。

沙嗲酱色泽为橘黄色,质地细腻,如膏脂,辛辣味突出,咸味浓,略带甜味,同沙茶酱有明显的差别,而且香味的内涵和力度都与沙茶酱不同。因此在比较正宗的港式菜烹调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这两款滑炒牛肉菜,应分别使用沙嗲酱和沙茶酱况汁。同时,它们各自配伍所用的调味品也迥然不同。

沙嗲(滑炒)牛肉况汁时,必须先用洋葱末、红椒末和菠萝末煸香,再投入沙嗲酱,而且要配入三花牌淡奶及少许蚝油等以增其奶香鲜味,而沙茶(滑炒)牛肉况汁只要用蒜泥起香即可,也不必配淡奶,因酱味本已很合国人中口味。两者成品色泽和观感也有区别:前者淡橘红色,卤汁较细腻;后者淡褐色,卤汁中颗粒物较多。两者的风味也各有千秋。

沙嗲酱的品种比沙茶酱多得多,比较著名的有印尼沙嗲和马来西亚沙嗲酱。现将印尼沙嗲酱配方和制法披露如下:

原料:

虾糕(产于印尼,呈黑灰色糕状,系一种略经发酵的虾茸(泥)粘结体。犹如中国的臭虾酱、臭豆腐干那样,生品具有奇臭,加热成熟后会形成特殊的动物性原料之熟香)40克,花生酱250克,炒熟的花生仁60克,大蒜泥400克,干葱500克,大茴、金名子(一种国外产的小茴类香料)、味好美牌玉桂粉各15克,南姜粉、黄姜粉、香茅各50克,红辣椒粉、科连达粉(一种国外产的半辣型调料)各25克,椰子酱500克,精盐50克,白砂糖75克,印度咖喱100克,植物油650克。

制法:

(1)先将牛肉汤倒入花生酱中调匀使成薄酱。

(2)另将花生仁、虾糕、大茴、金名子、干葱、蒜泥、香茅、丁香,都分别碾磨成粉末,或用粉碎机加工成粉泥状。

(3)用一半油起锅,把红椒粉先倒入,徐徐加热,使成淡红辣油,再将葱蒜投入致香,再放虾糕炒至腥臭味改变,鲜香味散溢,然后再把他调料逐步投入锅中同炒,并且控制用中小火,严防焦锅,边炒边徐徐加油,最后加花生泥、花生酱、椰酱及盐、糖,得到香浓味半辣的稠酱即可。

它的营养价值与沙茶酱相仿,在烹调中使用方法也相同可直接蘸食,也可调制复合味等等。只是在调制复合味时,配调味品较沙茶酱为多。以下一例“沙嗲火锅料”复合味汁的组成说明:

马来西亚沙嗲酱800克,绅士牌花生酱500克,南乳汁75克,菠萝(斩成细粒,连汁水用)500克,番茄汁250克,虾酱275克,虾米细末375克,干葱250克,大蒜275克,香菜140克(斩成细末),花生仁(炸熟碾成碎末)1000克,红椒(切成细末)100克,白砂糖200克,太太乐鸡精150克,椰汁、三花牌淡奶各400克。

沙爹酱(Satay Sauce)

沙爹酱适合伴与各式肉类串烧一同进食.

材料: 花生酱半杯 ( Peanut Butter ) 椰奶 3/4 杯 ( Coconut Milk )

泰式甜椒酱 2 汤匙 ( Thai Sweet Chili Sauce ) 香茅粉 1 茶匙 ( Lemon Grass Powder )

花生油 2 汤匙 ( Peanut Oil )

烧热平底煎锅下花生油烧热,加入其他材料.用中火边煮边搅拌,煮至酱汁浓厚即成.

进口沙茶酱又称沙嗲酱(Sateysauce)。是盛行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沙茶酱。它色泽为桔黄色,质地细腻,如膏脂,相当辛辣香咸,富有开胃消食之功效,调味特色突出,故传入潮汕广大地区后,经历代厨师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点,改用国内香料和主料制作,并音译印尼文“SATE”,称之为沙茶(潮语读“茶”为“嗲”音)酱。

沙嗲酱同沙茶酱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在比较正宗的港式粤菜烹调中“沙嗲牛柳”与“沙茶牛柳”这两款滑炒牛肉菜,应分别使用沙嗲酱和沙茶酱兑汁,同时它们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调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时,必须先用洋葱末、红椒末和菠萝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酱,而且必须放适量三花淡奶及少许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时,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酱的本味更适合国人的口味。两者成品色泽和观感也有区别:前者淡桔红色,卤汁较细腻;后者淡褐色,卤汁中颗粒物较多,两者的风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酱的品种也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沙嗲酱和马来西亚沙嗲酱。

沙茶酱可以直接蘸食佐餐,还可以调制别有风味的复合味,用以烹制沙茶牛柳、沙茶鸭脯等佳肴。它还可以配制港式新潮“沙咖汁”美味,以烹制沙咖牛腩煲、沙咖煸明虾等港派名菜,适宜于烧、焖、煨、涮、灼等烹调方法。

沙茶酱是盛行福建、广东等地的一种混合型调味品。色泽淡褐,呈糊酱状,具有大蒜、洋葱、花生米等特殊的复合香味、虾米和生抽的复合鲜咸味,以及轻微的甜、辣味。

沙茶酱的品种有福建沙茶酱、潮州沙茶酱和进口沙茶酱三大类。

福建沙茶酱是用大剂量的油炸花生米末及适量去骨的油炸比目鱼干末和虾米末与蒜泥、香菜末、辣椒粉、芥末粉、五香粉、沙姜粉、芫荽粉、香木草粉用植物油煸炒起香,佐以白糖、精盐用文火慢炒半小时,至锅内不泛泡时离火待其自然冷却后装入坛内,可久藏1年至2年而不变质。福建沙茶酱香味自然浓郁,用以烹制爆炒溜蒸等海鲜菜品,口味鲜醇,因其特有的海鲜自然香味而深受港澳台食客的欢迎。

潮州沙茶酱是将油炸的花生米末,用熬熟的花生油与花生酱、芝麻酱调稀后,调以煸香的蒜泥、洋葱末、虾酱、豆瓣酱、辣椒粉、五香粉、芸香粉、草果粉、姜黄粉、香葱末、香菜籽末、芥末粉、虾米末、香叶末、丁香末、香茅末等香料,佐以白糖、生抽、椰汁、精盐、味精、辣椒油,用文火炒透取出,冷却后盛入洁净的坛子内,随用随取。潮州沙茶酱的香味较福建沙茶酱更为浓郁,可做炒、火局、焖、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很多菜品。

沙茶酱的制作方法

1、花生仁5千克入色拉油中小火浸炸3分钟,取出磨成花生酱。

2、取铁锅一只,倒入花生油2千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蒜头碎1250克、干葱头碎1千克小火爆香,加入切碎的红辣椒干500克小火炒香后放入沙茶粉1.5千克、全脂牛奶粉150克、单晶冰糖1100克小火烧化,最后加入磨好的花生酱调匀即成沙茶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11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29
下一篇 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