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爱马仕手袋越来越高,没想到这几天遭遇滑铁卢。
你可以想象一下,原价300w的两个爱马仕手袋,最近只卖了不到150w,直接比去年缩水了一半。
据:2022香港佳士得春拍
消息爆出后,爱马仕在二级市场也一路下跌,其中大家都很喜欢的钻石Birkin 25最新回收市场从18w跌到了15w:
康和也是直滑坡:
最困惑的是,连入门级购物篮都下降了5%。
这波连败之后,花儿在网上迅速爆红。很多人说爱马仕会大跌?这是王宝牌的。
这种暴跌表面上看起来很疯狂,很少见,但我觉得挺正常的。首先大家被爱马仕永远向上的表象迷惑了。我查了爱马仕手袋近几年的市场回收价格。他的整体价格过去确实上涨了,但是涨幅并不稳定。就像一只股票,它波动,有高峰和低谷。但是每次涨的时候,大家都太关注和重视了,以至于到了跌的时候,就选择性的忽略了。
然后我发现今天爱马仕手袋对大家的影响和认知已经被严重妖魔化了,相当一部分人神化爱马仕,导致有些人被脱了节奏,潜意识里认为爱马仕就是牛X,就是永远上升。
这些神话中的爱马仕人,不过是那些家庭条件极好,整天在buy buy不愁吃喝的有钱人罢了。
他们的日常基本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么买爱马仕,要么炫耀爱马仕。自称拥有世界上最多爱马仕的杰米·蔡(Jamie Chua):
地球上最爱马仕的男人伊恩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你会发现这些神化爱马仕的人,基本上都是喜欢爱马仕的。他们都是骨灰,更不用说BKC三大金刚了。只要是爱马仕的手袋,人们都会买。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喜欢晒太阳,这种分享孜孜不倦,一分不易,给很多人留下了有钱人喜欢爱马仕的印象,他的手包就是万金油的“超神”印象。
这一点从我们每天使用的各种社交软件就可以看出来。如果你只是随便翻翻,就会发现凡是用爱马仕的人,在下面的留言里都会充斥着真金白银、土豪之类的赞赏形容词。
甚至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到了这样的程度,每次有拎着爱马仕橘色包的人经过,都会有人不自觉地行个注目礼,还会和同伴小声说“这个人好有钱啊。”
这只是关于实用性的第一层。神化爱马仕的有钱人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会把爱马仕作为社交的通行证。
和香港富婆甘比一样,她不仅参加各种重要活动,还背着爱马仕走红毯:
就连自己的孩子也总是带着爱马仕的手包,给人一种我姐有钱有项目联系我姐的即视感。
包括他们在内的很多有钱人,在聚会、派对等场合,都在默契地堆砌不同风格的爱马仕。他们往往以某某是稀有皮革,某某是稀有型号为荣。
爱马仕手袋对于神化爱马仕的人来说,就像是他们的社会名片。他们总会在重要场合露面,暗中较劲。如果没有,他们甚至觉得连票都拿不到。
这也是我们能长期在各种app上看到流行的爱马仕鄙视链的原因。
也正是这种传统的刻板印象,扭曲了一些人的价值观。注意,甚至包括很多还没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社交软件和媒体堆砌的“爱马仕yyds”光环下,他们会产生一种买包对爱马仕不可或缺的虚假光环:
所以,有些人甚至为了买一个爱马仕,竟然省吃俭用吃泡面。
这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省吃俭用,宁愿每个月吃泡面也只是为了省下钱买一个爱马仕的手袋。买了之后,开心炫耀的力量溢于言表,不仅要送pyq,还要告诉全世界,他(终于)拥有了爱马仕。
但是讲真就算你有一个Birkin,你也不是那个拥有爱马仕的人!
真正拥有爱马仕的人,并不是那些只能买得起一个爱马仕手袋或者只能买一个爱马仕包的人。他们买爱马仕不是只专注于某个品类,也不是从买个爱马仕口袋空或者通过二级市场占便宜开始,更不是煞费苦心地成为被神化的爱马仕人,看重它,无限吹捧和炫耀。
相对于过分关注价格涨跌和过分炫耀标榜,真正拥有爱马仕的人更看重实用性。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手包的最终落点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炫耀或者炒作的。我们不必说那些神化爱马仕的人忽略了手袋最本真的功能。
毕竟爱马仕是顶级品质,所以掉在地上也只是个包,包是用来装东西的。它不是贡品,也不是收藏品。把它物化,拿出来用,才是它最合理的归宿。
法国政治精英拉加德(Chrisine Lagarde)就是一个用包的典型例子。平时用爱马仕看的时候,感觉这个包是用来为我服务的。它不仅用来装围巾和各种办公用品,开会时也用来收好。不会让人觉得自命不凡,让爱马仕手袋真正服务于她的生活。
而且王菲在拎的时候真的把爱马仕当包包了,很随意。
2005年她在机场拎着红色爱马仕柏金的时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还是在“彭飞恋爱”时期。王菲当时背着很多包。当李来接她的时候,她在等电梯的时候觉得自己的手提包很重。王菲把柏金放在行李架上,但她的背包还挂在肩上。(说实话,如果是这样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背爱马仕,放背包。)
可见,即使是明星,对爱马仕手袋的普遍共识也是“包是拿来用的。”
在这方面,外行其实可以看到很多真实的例子。记得每次出国出差,总会遇到把各种手包放在地上的人。当然,中国也有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工作。
归根结底,无论你如何驾驭你的爱马仕手袋,背后传达的价值观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论手袋来自何方,你都要拿在手中供人使用。
一旦爱马仕的实用属性被定义为价值属性,我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包包绑架了,会特别关注它的价格和下降,甚至会认为这么贵的包包就应该“供货”。
记得之前有个朋友分享过这样一件事,关于一个人买了一个爱马仕。他买了之后也没看他怎么用。至于他长时间不用的原因,是怕包包磨破。平时手袋都放在家里的防尘袋里。到了关键时刻,提出支持现场,一年可能用两三次。
我们常常被赋予爱马仕很高价值的“神化爱马仕人”的出现所迷惑,比如实用性、社会力量,以至于跟风或者失去了一些原有的认知。相反,爱马仕的暴跌可以从侧面证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那些强大而优质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爱马仕的神更多的是关于品牌本身,而不是那些神化和看重它的人。
所以归根结底,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请不要神化爱马仕!
最后,你怎么看?如何看待现实中被爱马仕神化为「被带走」的人?以为念叨爱马仕就是有钱,用爱马仕来标榜他们新新人类?欢迎在评论区与我讨论。
编辑:RUK
美术编辑:豆豆
该袋子是供使用的,
哪怕是爱马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