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照分离意味着什么

证照分离意味着什么,第1张

证照分离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证照分离

证照分离是指对工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进行审批的改革。证照分离是将企业经营所需的营业执照与可分离的证照证书分离的一种登记制度,即主体资格登记与经营资格登记分离。实行证照分离,可以解决“准入不准入”等突出问题。

“牌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证照”是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是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开公司首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的营业执照,然后才能向工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

实行证照分离后,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可以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证照分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少审批,更少批代管。要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通过精准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率。

2015年12月,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试点。

2021年6月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9122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7
下一篇 2022-07-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