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第1张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插柳、放风筝、拔河、荡秋千、射柳、蹴鞠、斗鸡、蚕花会、禁火寒食等。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踏青节、祭祖节等。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节的习俗很多,由于地域文化不同,全国各地的习俗在内容或细节上都有差异。但扫墓祭祖、踏青是常见的基本礼仪和习俗主题。

清明节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民所追求的“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据考古研究,广东英德清塘遗址一万年前的墓葬表明,一万年前的先民已经有了明确的自觉埋葬行为和礼俗观念。清明节是一种文化传统,主要是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孝顺和向往。

踏青是春游,又称“踏春”。清明节期间,你去大自然享受和欣赏春光,去郊外远足。这种郊游也叫春游。踏青这一季节性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是古老的农耕祭祀春节习俗。清明是踏青的好时机,因此它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踏青是清明节和春节的一个古老主题。

清明节正是杨柳抽芽返青之时,民间有折柳、穿柳、插柳的习俗。人们外出郊游时,随手折几根柳条,可以拿在手里把玩,也可以织成帽子戴在头上,或者带回家插在过梁和屋檐上。据说插柳的习俗与避免流行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佩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危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8675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4
下一篇 2022-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