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统习俗 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喝木兰汤、放风筝、祭祖、放纸龙、放纸鸢、扎五颜六色的丝线、戴香囊、打草、喝雄黄酒、喝朱砂酒、打马球。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赈灾、欢庆娱乐、饮食为一体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龙舟比赛
赛龙舟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古代的楚人,他们不愿意让他们的贤臣屈原投河自尽。很多人划船追上去救,到了洞庭湖就不见了。有人认为划龙舟是为了驱散河里的鱼,防止它们吃掉屈原的尸体。然后,每年五月五日举行划龙舟来纪念他。
点雄黄酒
端午节时,人们将雄黄浸泡在酒中,将雄黄酒涂抹在儿童的耳朵、鼻子、前额、手腕、脚踝等处。据说这种做法可以养蚊子、蛇、蝎子、蜈蚣、壁虎等。
穿彩色的绳子
这种习俗起源于汉朝。端午节的时候也叫“儿童节”,就是在端午节的时候给孩子穿上五颜六色的绳子,可以起到驱魔避邪的效果。端午节后第一次下雨时,五颜六色的绳子会变成小龙,带走一些不好的东西,剩下的会给孩子们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