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形成于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形成于哪个历史时期,第1张

端午节始于中国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端午节始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字记载,“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代的《方志》中。但其实端午节的习俗早在这之前就有了,比如赛龙舟和祭祀的习俗早就有了。

中国的端午节始于哪个历史时期

端午节,也称为端阳节、龙舟节、午中节、龙舟节、正阳节和天中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源于对天象的崇拜,由古代的龙舟节演变而来。“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地方志中:“仲夏端午,指五月五日,与夏至相同。”

在古籍对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实际上,中国南方的吴越直到东汉才发展起来。据此可以推测,端午节的习俗最初只流行于吴越。后来,吴越文化逐渐与中原文化融合,这种习俗流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的形成可以说是南北习俗融合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被注入了新的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8481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2
下一篇 2022-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