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养殖基地

柞蚕养殖基地,第1张

柞蚕养殖技术 柞蚕生产养殖技术

1.保护幼苗

保护蚕种是放养柞蚕成败和产量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各种敌害对小蚕危害极大,主要的失蚕期在小蚕期。根据害鸟在早晨、傍晚、阴天、雨后对柞蚕危害严重的特点,在鸟前、鸟后进行捕捉和打击。对昆虫甲虫、步甲、蠓、蚂蚁、草蜂等害虫,结合清理场地,使用药物进行杀灭。在收蚁前半个月,用溴甲烷粉喷洒蚕场,或在收蚁前1-2天,用角质瓜或大米混合制成毒饵,撒在幼蚕场。用杀鼠剂作毒铒在蚕场内诱杀老鼠,检查蚕场内是否有蚁巢,彻底捕杀。

2.将蚕剪毛、均质。

为了使叶片数量、叶片质量和蚕场环境适应蚕的生长,要进行人工管理,养蚕时要进行剪移。做好剪移蚕工作,是让蚕吃好叶的重要措施。一般在三眠前后,离开幼蚕场,进入壮蚕场,看蚕茧搬进窝茧场。每棵柞蚕在幼蚕期要吃1/2片叶子,在壮蚕期要吃2/3片叶子。吃得太干不仅影响橡树的生长,还经常造成蚕贯穿其枝,诱发蚕病,减产。

切割前,蚕场要彻底打扫干净。切割时,要做好切、送、散工作。剪就是剪枝(包括捉蚕),也就是把附在蚕身上的枝条剪掉。剪的时候,剪小枝和侧枝,不要剪主枝。以芽树为幼蚕场者,应折叶移蚕,以保持树形,不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切得又快又轻。运送是指将蚕从幼蚕场运送到壮蚕场或巢茧场。

散就是散蚕。蚕要按株数播种,以免多吃叶子。剪完后要及时抓蚕撒枝。蚕钓晚,蚕的发育不均衡,钓不干净,损失大。不散枝会影响蚕的活动和隐藏的害虫。为了让蚕吃到好叶子,发育均匀,需要定期检查每棵墩树上蚕的吃叶情况,及时将部分密集的蚕均匀分布到田里预先留出的空墩上,或者田的周围。大蚕期,是吃叶的旺期,一定要做好顺蚕工作。

3、杞蚕

是消除延迟,促进返青,使蚕均匀发育,提高产量和茧质的有效措施。拾晚蚕就是拾晚眠蚕,拾晚蚕。当蚕在每个年龄的睡眠都超过80%时,抓住剩余的晚睡蚕,把它们放在一棵温柔的好树上。蚕睡三时,一般要淘汰矮小瘦弱发育不良的晚睡蚕。晚接蚕应在4龄时进行。挑出少量晚熟蚕,多移蚕促长。

另外,要克制早蚕。当蚕进入3龄时,特别是4龄以后,如果蚕早且不整齐,为了防止结茧后出蛾,就要将早蚕移迟或用老树放养。育茧者仍可补足营中80%左右的茧,并将未结茧者移至他处结茧,以改良大量茧种质。俗话说,叫28-20养蚕。

4.巢茧

茧巢就是把看过茧的蚕群从强蚕场抓进茧场。目的减少换料面积,方便护理和取茧。茧院既是大蚕吃叶的地方,也是成熟蚕结茧的地方。所以,既要考虑大蚕的好叶吃,也要注意给成熟的蚕留结茧叶,让每只蚕都能结好茧。茧田,应选择向阳的暖坡。防止早霜,不要用洼地;为了让后期的蚕吃饱,前期的蚕烤场不宜使用。使用前,清理现场,做好杀敌工作。

5龄后6-8天,可在茧场内捕捉蚕。一般看到茧就可以窝茧了。在蚕茧里撒蚕的时候,最好取树的中间位置。对于一些旗杆树,可以在树中间铺蚕,方便蚕爬上树,自上而下铺到各个树枝上吃树叶。茧结在中下部,方便挑茧。蚕上树后,需要熏烟撒枝。

在蚕茧田停留时间长,吃叶量大。要加强管理,经常检查是否有光秃秃的树枝。看到光秃秃的树枝,总要筛出蚕来。特别要做好晚蚕的好叶和饱腹的管理。管理上要扑杀弱、小、晚、病蚕,扑杀的弱、晚蚕要换上新树、阳坡,可以催熟、防霜冻。蚕茧生产要严格淘汰晚蚕、弱蚕、微粒子蚕。当结出70%-80%的茧时,要把晚熟的蚕去掉,放到另一棵树上放养。病蚕要一起烧,或者深埋。

蚕茧地里的害虫很少,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死。对危害严重的鸟类和动物,应采取射杀、诱捕或药物钉扎等方式减少损失。当有早期霜冻时,可以在现场周围防止烟雾和霜冻。

5.收获

蚕茧化蛹后,就可以摘茧了,时间应该是结茧后两周。过早摘茧容易造成蛹伤,过晚摘茧会造成严重的鸟、兽、人损失。如果有条件养大茧,也可以早摘,减少损失。

摘茧应包括摘茧、运茧、剥茧、捞茧四个步骤。摘茧是指一手拿着树枝,另一手捏着茧柄将其提起,将茧柄顶端柞蚕树枝周围的丝圈弄断,将蚕茧轻轻放入摘茧筐中。

运输,也就是蚕茧运输。要求将蚕茧平稳、快速、无振动地运送到存放的地方。剥就是剥茧。当天采摘的蚕茧,要求当天剥皮。剥茧时,要从茧柄处捏出叶柄往下剥,不要损伤茧壳。剥茧时,要挑出油茧、薄茧、干茧等不好的茧。钓鱼就是捞茧。摘茧后大量的蚕茧在地里捞上来,要求捞干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8400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2
下一篇 2022-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