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瘟疫的理解

古人对瘟疫的理解,第1张

关于瘟疫古文 你知道吗?

1.古代关于瘟疫的文字有:曹操的诗《浩立之行》,描写了建安初年人民在战乱、瘟疫、饥荒下的经历。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啼”是瘟疫的真实写照。建安二十二年(217),瘟疫肆虐整个北方。这一年,曹植在《谈疫热》一文中写道:“疖子盛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家家有房之凄哀。要么关门而死,要么去宗族而死。”

2.苏轼的“门薪无米,厨灶无烟”“他不敢敲门求夜话,早晨却送饭来继续煮饭”都很难见到。苏轼诗中的徽州当时是什么样的?《徽州歇表》说,“然有一处,人病,邻为邪神”;《与王书》中有“患瘴之态,僵仆者属前者,但皆有所取;不冷不热,饥不择食。不犯这个,就不会得病。”《与林天河先生》中有一句话,“疫疾横行,成僵仆者不可胜数。我们能怎么办?”无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256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4
下一篇 2022-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