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起源于中国的哪里

粽子起源于中国的哪里,第1张

粽子发源地是湖北还是湖南 粽子起源于什么地方

粽子的发源地是湖南。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他在汨罗江自杀。街坊邻居听说后,从家里拿出汤圆,扔到河里喂鱼虾。鱼虾吃饱后,就不会再吃屈原的尸体了。这个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湖南岳阳市汨罗也成了粽子的发源地。

粽子的发源地是湖北还是湖南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在粽子叶中蒸成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食品之一。在古代,它在北方被称为“粟米”。黍产于北方,用黍制成,呈喇叭状,称为“粟黍”。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传统食品之一,流传甚广。几千年来,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盛行,并传播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根据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粽子有很多种。从馅上看,有北方小枣的北京大枣粽子;南方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香菇、蛋黄等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水饺、浙江嘉兴水饺为代表。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换句话说,当屈原加入汨罗江时,人民悲叹悲痛。于是,为了防止鱼虾对屈子的侵蚀,人们纷纷往河里扔米粒,希望鱼虾只吃这些米粒而不损伤屈子的皮肉。据古籍记载,说米粒其实是河里的龙吃的,是屈原的寻梦人。如果用艾叶包裹起来,用五色的绳子系上,就可以防止被龙吞掉,也就有了后来的粽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38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