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车盈利状况

滴滴打车盈利状况,第1张

盈利不是滴滴目前最看重的重点,而是给用户最好的体验。”在12月1日的“快车拼车”发布会上,滴滴出行战略副总裁朱在接受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强调。

滴滴打车盈利状况,第2张

2015年10月15日,上海首批“滴滴站”开通。

尽管如此,如何提高业务的流动性,实现自我造血,一直是这家估值超过165亿美元的年轻企业无法回避的命题。

在坐稳中国打车软件“一哥”的位置后,滴滴快的的市场触角开始向传统行业延伸。

继今年10月推出试驾业务后,12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于12月12日正式推出汽车销售业务。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双12”当天,200辆丰田皇冠和奔驰GLA在两个小时左右售罄。

滴滴出行副总裁、事业部总经理朱磊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虽然滴滴本身没有电商基因,但“作为链接用户和汽车的天然平台,做这样的延伸是很自然的事情”。

滴滴快的声称在中国360个城市拥有2.5亿注册用户,目前占据国内私家车市场83.2%的份额,而其“死敌”优步则声称拥有30%-35%的市场份额。优步预测,到今年年底,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其最大的市场。

面对优步的接近,滴滴快的商业探索进程正在加速。

“对于商业化,滴滴快的的考虑是通过精准运营和不断探索,实现巨大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具体时间表要根据整体工作项目的推进情况来确定。”滴滴官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

探索商业化

2015年最后一个月,滴滴动作频频。

就在滴滴出行上线前两周左右,12月1日,滴滴快的宣布在全国14个城市推出“快车拼车”,并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将覆盖城市增加至20个以上。

12月6日晚,在美国乳腺癌康复中的滴滴快的总裁刘清也通过微博确认了月底回归。

刘清迅速归队的背后,是中国打车软件市场的升级。而且对于这家才成立三年的公司来说,速度已经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了。

谈到业务,滴滴很快明白了这一点,但也承认,在离目标量还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盈利问题根本不值一提。至于商业逻辑,滴滴快的的回答是聚沙成塔。

“每个公司最后都希望盈利,但滴滴还处于平台初期。所有平台都有一个特点。规模大但利润薄,平台本身很难盈利。但是,一个巨大的平台诞生后,会聚沙成塔,获取巨大的利润。滴滴未来走的路会和淘宝很像。”朱对说:

根据滴滴快车官方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滴滴专车注册司机超过500万,日均订单400万单。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第三季度,滴滴专车市场份额达到83.2%,稳居行业第一。

我们旨在打造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将在平台上承包数亿用户的衣食住行。滴滴公关总监、公共事务高级总监叶韵曾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滴滴未来实际上会逐渐向传统企业靠拢。“只有帮助传统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或者进入传统企业的上下游,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今年10月上线的滴滴试驾,是滴滴平台探索汽车垂直领域商业化的重要产品。业内评论认为,试驾只是汽车电商的第一块敲门砖,与汽车企业联动,进一步将其出行生态向上游延伸。“未来滴滴肯定会用新的方式玩转汽车电商。”

而随着卖车的消息被证实,滴滴快的在打造汽车生态圈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根据官方消息,12月12日中午12点起,用户可进入滴滴出行APP试驾频道,购买奔驰GLA 220和一汽丰田皇冠2015两款车型,各100辆。价格比厂家指导价便宜4万元左右,接近市场终端成交价。到当天14点10分,这200辆车全部售罄。其中,100辆一汽丰田皇冠2015款在一个半小时内全部售罄。滴滴的数据显示,这100辆丰田车的购买者中,90%以上都参加了之前的“1元试驾”丰田活动。

通过体验式营销,试驾对汽车销量的贡献率有待观察。而“双12”卖车只是试水。未来新车销售如何实现常态化才是重点。朱磊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现阶段,滴滴快的正在和很多汽车厂商就这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内部也在讨论具体方案。滴滴会从战略层面对此进行评估,预计明年会看到结果。”同时,他确认滴滴未来将继续在汽车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包括汽车销售、金融、后市场等。

对手在左,政策在右

从公交、代驾、试驾、拼车到卖车,自今年2月合并以来,滴滴陆续推出了多项业务。对于未来一年的新产品规划,朱一直守口如瓶,但他透露,滴滴快的将在2016年充分发挥一站式出行平台的协同作用,“让用户可以随时找到适合他的车辆”。

优步的全球扩张无疑触动了滴滴快的的神经,后者提供了一个“你好!世界!”横幅。

12月4日,滴滴快的、Lyft、Ola、GrabTaxi宣布开放产品,提供前往中国、美国、东南亚、印度的出行服务。据悉,四方的跨境产品将于2016年第一季度上线。

业内人士指出,上述四家资金雄厚的初创企业宣布结盟,实际上是承认其在各自市场的增长已经触及天花板,也间接承认优步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对其业务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据《彭博》报道,优步目前寻求以625亿美元的估值融资21亿美元。据悉,优步将利用新筹集的资金加速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并将业务扩展到出租车服务之外。优步已经开始在一些城市测试食品和包裹递送服务,并正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等新技术。

而在中国市场,优步又开始加大补贴力度,提出了扩张100个城市的目标。同时,优步也在计划开放平台接口,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正当市场如火如荼的时候,专车政策的靴子还没有落地。

11月28日,距离私车改革方案向社会征求意见已经一个多月了。交通运输部最终发布了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两个文件总体情况分析报告。据称,这份报告是基于征求意见阶段收到的6457条公众反馈,目前仍在修改阶段,最终将提交国务院审批。

这意味着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包括滴滴快的在内的整个专车行业将继续在红线上走钢丝,仍然面临政策风险。官商合作讲究共赢,尤其是专车新规出台后。在构建共享经济版图时,政策和商业之间的平衡是滴滴提前努力的关键。

时代周报记者温思婷发自北京、广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24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