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去陌生的地方

孩子不喜欢去陌生的地方,第1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前段时间风靡全网,我觉得应该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其实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书籍、视频资料、与他人聊天等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但没有一种方式比“身临其境”的体验更有效。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如阅人无数。

我认为,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秉持这样的理念:“行万里路之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期间读无数人,行万里路之后思考回顾。”

哈佛大学300多年来唯一的女性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演讲中也提到,了解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她在演讲中对大家说,“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局限于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这更重要的是学习不熟悉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文和生活。

当我们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时,我们可以更加宽容和开放。事实上,接受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已经成为‘理解世界’的重点。"

她在谈到自己的教育时说:直到现在,她每年都会带着孩子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待上一定的时间,用学习的方式去旅行,也用旅行的方式带孩子去学习。

“每年都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计划。这个习惯从小就有,一直延续到现在。”

其实对于一个哈佛大学的校长来说,我们可以想象她的工作会有多忙,但是她却能给孩子们安排一年一度的游学,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一下。

知识的积累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但眼界的开阔和格局的宽广也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作为父母,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对世界的印象停留在书的计划里。

而是充满真实体验的立体丰富感。

那么,带着孩子“出门”的意义是什么?

1.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其实他们平时工作比较忙,父母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时间长了,必然导致亲子关系的生疏。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问题会越积越多,到最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不可挽回。

在旅行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感受、体验、分享,不仅加强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让孩子更加信任父母,愿意和父母交流。

2.给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机会

家长带孩子出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孩子到了陌生的地方,会不停的东张西望,小眼睛一直在转,好像对什么都感兴趣。我们第一次带梅梅去三亚的时候,她拿着一片芭蕉叶,因为在北方长大的梅梅没有见过这种植物。

不同的气候,不同的自然,是孩子重新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他们兴奋地看着、听着、触摸着、感受着这个世界,锻炼着自己的观察、注意、记忆、独立思考等综合能力。

3.孩子的参与意识可以在旅行中培养。

旅行时,孩子不应该是一个跟随者,完全“听天由命”的角色,而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收拾行李,设计旅行路线。

这样孩子会更加投入旅行,觉得这次旅行更有意义,这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保留“旅行账户”。这样既能训练孩子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又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4.可以在旅行中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旅行中会遇到很多事情和复杂的人,过程中可能会有困难和争吵,这对孩子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家长会发现,在旅行中,孩子不仅可以改正以前的缺点,还会变得更加体贴和关心他人。这些都是旅行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的优秀品格。

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探索和适应的过程。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等你长大了,孩子就不会害怕变化或者不熟悉的环境了。这就是这个“世界”带给他的“不一般”的格局和层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20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