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的《呐喊》表达的主题与______感悟最为接近

蒙克的《呐喊》表达的主题与______感悟最为接近,第1张

呐喊》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也是表现主义艺术中非常著名的一幅画,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是挪威画家,他的画作直接推动了表现主义运动的产生和发展。1893年,蒙克完成了他最著名的画作《呐喊》。

这幅画看起来充满了恐慌和绝望。画中的人物惊慌失措地拼命尖叫,整个背景接近扭曲。同时,当我们看这幅画的时候,也会被深深的触动。似乎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呼喊自己,被内心的恐惧所笼罩。

蒙克在他的画中创造了一种恐怖和不安的气氛,这种效果通过粗糙的线条表现出来。虽然是静态画,但给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扭曲感。根据蒙克自己的评价:

“我画的不是我看到的,而是我经历的。”爱德华·蒙克。蒙克的画其实是他经历和内心最真实的写照。蒙克幼年丧母,随后父亲、姐姐、哥哥都相继去世。和他在一起的唯一一个姐姐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生活经历对蒙克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正因如此,蒙克的很多画都是以生死为主题的。

比如蒙克的代表作《马拉之死》,整个画面非常凌乱,充满血腥味,让人不寒而栗。这种画风其实是蒙克内心对死亡的真实理解,是他内心深处恐惧的直接表现。

(原图因严查图片已删除)

看蒙克的画,总觉得他内心很悲观。蒙克的作品总是充满悲观情绪。这一点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明显感受到。比如《青春》这幅画,蒙克描绘了一个少女,但画中的人物却对自己的成长和眼前的世界充满了恐惧和焦虑。

如果我们细细品味,会发现蒙克画中悲观的背后,是对生命和未来的无限恐惧,总觉得自己的命运不在自己手中。

(原图因严查图片已删除)

无论是《呐喊》、《马拉特之死》还是《青春》,它们都是蒙克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通过绘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挫折、辛酸和怜悯。然而,当我们想伸手把他从无助的状态中解救出来时,我们却被画中的恐怖吓得不敢行动。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100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