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是日本车吗

本田是日本车吗,第1张

看看本田宗一郎的事迹就知道为什么说“一个日本田,一个本田终身”。日本实业家,世界著名企业家。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创始人,本田品牌创始人。与松下公司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稻盛和夫一起,成为日本管理的四圣。世界也被称为“日本的福特”

继亨利·福特之后,本田宗一郎是世界上第二位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霍利奖章的汽车工程师。并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汽车名人堂的日本人。

参加TT竞赛——孤注一掷

1954年,日本受到严重经济危机的影响。这时,人们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本田宗一郎将参加TT大赛”。所有人都认为以卵击石是一个愚蠢的想法。

TT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摩托车比赛,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MotoGP赛。赢得TT竞赛是摩托车制造商的最高荣誉。而新成立的本田公司,看起来是个刚毕业的学生,和世界著名的摩托车厂商相比,实力相当弱。

为了准备比赛,宗一郎决定去实地考察,访问欧洲。来到英国、意大利、德国等摩托车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宗一郎立刻意识到了严酷的现实。与欧美相比,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的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欧美一流的厂商有近半个世纪的技术积累,生产的摩托车就是技术的结晶。相比之下,本田技术研究所的技术积累可谓捉襟见肘,少得可怜。当时公司处于困难阶段,随时可能破产。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和欧美一流厂商竞争太难了。难怪那么多人觉得宗一郎是一个摇大树的蜉蝣,可笑又不自量力。

相反,巨大的差距激发了他的斗志。宗一郎认为,日本摩托车企业只有努力追赶欧美,才能永远活在欧美之下。靠自己的努力建一个三流工厂,是他最不能接受的。他决定孤注一掷。

宗一郎在欧洲访问期间,偷偷购买了大量赛车零部件,供他在中国学习使用。回国后,宗一郎立即指派研究人员,完善研究机构,制定了全面详细的研究计划。他在材料、工艺、工作原理上不遗余力,努力攻关。1958年,第一辆(125毫升,双缸)赛车终于诞生了。

1959年首次参加TT比赛,获得125ml级第六名,1961年夺冠。本田宗一郎终于把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本田在国际摩托车比赛中的接连胜利,也意味着本田技术研究工业公司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掉进粪坑的假牙——不是一般的勇气,打破世界观

有一次,一个外国客户来拜访我们,我们俩喝了一个通宵。我的酒量显然比他大。后来他喝得太醉了,听说半夜后吐了,服务员把他的呕吐物拿到厕所倒掉。但是第二天早上,外国客户醒来发现:哎呀,糟了,假牙不见了!肯定是被冲厕所了!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厕所还连着粪坑。当时的情况是:需要马上有人跳进粪坑,把假牙找出来!这是多么恶心的一件事,但那时候我意识到我只能自己做,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我身上。

于是我脱了衣服,咬紧牙关跳出了粪坑。没过多久,我的手就摸到了硬邦邦的东西。真的是顾客的假牙!我捞出来后拼命的洗消毒,塞进嘴里试了试,确定真的没有味道。然后我又清洗了一遍,才交给外国客户。这件事让公司所有人都很吃惊。从此大家都明白了:我是一个不怕脏不怕累的人!

成功的秘诀——模仿一次,你将永远模仿。

1972年10月,经过本田宗一郎和公司技术人员的反复研发,一款符合法律要求的低污染发动机研制成功——这就是CVCC发动机。本田的成功比通用、福特、丰田、日产等超一流厂商领先一步。本田的优点吸引了外国人士的注意。以美国为销售中心的汽车出口量大幅度增长,销量仅次于丰田和通用汽车。

多次赛车比赛失败的本田宗一郎终于在1986年9月21日实现了。本田制造的汽车在赛车运动的最高领域一级方程式(F1)中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本田宗一郎说:“明明是摩托车厂商,却去参加赛车比赛,真是混蛋,疯了!当时周围的人都这么说。我努力了,努力了,产品终于成型了,然后成熟了,一直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说实话,如果当初没有努力,我们今天也不会在这里。”

本田宗一郎说:“我讨厌模仿。所以我们公司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我们也为此吃了不少苦。虽然我们在追上他们之前花了很多时间,但是追上他们之后,我们的技术领先形成了我们之间的差距。我们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努力奋斗的方向,所以是先苦后甜。模仿只是暂时的安慰,将来你会抱怨。作为研究者,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尤为关键。我仍然这样认为。我模仿一次,就模仿一辈子。”

退居二线——本田不是本田一家。

本田一郎将军曾说,“将公司命名为‘本田’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于是他在1961年许下诺言:“我将提名公司里最优秀的人作为我的接班人,外国人没有合适的也可以。因为世袭公司一般都是要破产的,等着看吧。”1973年9月24日,本田公司举行了成立25周年庆典。这一天,本田宗一郎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辞去了本田技术研究产业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成为该公司的最高顾问。

当我还是公司总裁的时候,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和公司的所有员工见面握手。这个愿望在我辞去总裁后终于实现了。先是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走访了日本700多家工厂和销售网点,然后又花了半年的时间,飞遍了公司所有的海外基地。很多员工在本田工作了很多年,但是从来没有见过我,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城市的办公室和售后服务中心工作的员工。当我和他们一一握手的时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一些年轻的员工眼里也有泪水。其实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鼓舞士气,而是真的想从内心去认识他们。感觉辞去总裁后,自己变得更不厚道了。

本田宗一郎把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交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这是日本企业史上的一段佳话。这也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创举。本田不是本田一家,“企业是社会的产物”,本田先生常说。在很多公司领导都在挖空把亲戚放进公司的时候,本田宗一郎却表现出了企业家特有的惊人气魄,不是把人当亲戚来任用,而是任人唯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72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