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讲述了汉朝和三国纷争的故事。但由于书籍性质不同,所描述的事实也大相径庭。
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金庸的武侠小说已经搬上了影视剧的荧屏,有的已经是好几个版本了。金先生对此没有异议。他唯一感到非常不满意的是,它们完全违背了原著,被改得面目全非。
事实上,汉三国之争对国家和老百姓来说都是一场灾难。由于黄塔军起义和董卓入京,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统一北方,蜀吴联手抗曹,中间几场战争精彩纷呈,百人生动形象。
陈寿,四川南充人,几十年后在晋朝做官。他写的这部史书,后人列为正史,是“二十四史”之四。
《三国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60年魏蜀吴三国历史。全书共65卷,其中书30卷,《奎书》15卷,《吴书》20卷。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描写了汉朝黄塔大起义,各路诸侯借此发展势力。曹操率先以武力迫使皇帝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后,他无法再向南看,于是变成了三足鼎立。
曹操死后,曹丕立即称帝。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基本上灭了曹魏之后,其子司马燕称帝为西晋皇帝。
《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罗贯中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三国志平话》,包括元杂剧《缙云殿秘籍》,完成了这部不朽巨著。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是章回体小说,对事件、背景、人物进行艺术化处理是肯定的,如“张观戴笠”、“嫁接花木”、“无中生有”等。
举几个例子:
1.《三国演义》中张飞杜佑被杀的故事,是刘备写的一个“案”。
2.《三国演义》第21章是全书最精彩、最充满杀机的一章:“曹操烹酒论英雄,关羽赚钱斩车胄”。其实罗贯中用的是“嫁接花”的虚构。
《三国志》记载,曹操灭吕布后,被任命为徐州刺史,五年,左将军刘备杀周,据裴,后背叛毛。
在《三国演义》中,斩是关羽的功劳,《龙凤呈祥》中的乔也称赞他的二哥(指刘备),韩喊侯。青龙里鬼神俱忧,白马坡斩首阎良,演金屠戮文丑,古城斩首老蔡洋。
《三国志》记载,曹公派杨攻打他,被他的前辈杀死。
《碧三路演义》这本书的“三把火”,是诸葛亮的杰作,做了精彩的描述。但历史上是刘备放火烧博望坡,是他放火烧自己的军营,与诸葛亮无关。
当然,刘备是“汉昭烈皇帝”,所以他的地位不适合杀人放火,而是一个忠君仁政的君主。罗贯中只能做到这一点。
《火烧赤壁》一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代表作。很多人物描写生动,各有特色,让人看不懂。最引人注目的人物是诸葛亮,他“怒打周瑜”,几次让周瑜“喉甜血溅”,或者高喊“他余省天生聪明”
历史上的周瑜相当出众,是江南帅哥。他三十多岁,是吴栋总督的军事力量,他精通音乐。他能分辨出酒席中哪个音节有黄色口音,他会立刻戒酒,注意听。
至于“三余”,这两个人在整个赤壁大战中甚至没有见过面。周瑜在南郡、柴桑指挥战斗,诸葛亮远在桂阳县、零陵县(今湘南)准备粮草物资。
还有其他情节,限于篇幅就不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