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空调的基本常识

了解空调的基本常识,第1张

空调制器制冷原理

循环示意图解

制冷剂循环过程的状态变化

空调制冷却的基本原理

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运行,压缩机都是吸入低温低压的过热气体,制冷剂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在冷凝器中被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发生变化,制冷剂以气体形式存在。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基本不变,制冷剂以气液两相状态存在,逐渐冷凝成液体;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压力保持恒定。当制冷剂以单相液态继续冷却时,温度会继续下降。

节流前,将制冷剂液体的温度降低到饱和温度以下,这种差异称为过冷。

制冷剂经毛细管节流后进入两相区,温度和压力降低,但焓不变。制冷剂在两相区蒸发时,温度和压力基本不变,只有完全蒸发后温度才会上升。当压缩机吸入口前的制冷剂温度高于制冷剂饱和温度时,其差值称为过热。

液体锤

压缩机的“液体冲击”是由于蒸发器内制冷剂蒸发不良,导致大量制冷剂或液体通过吸入管进入压缩机气缸。因此,活塞压缩的不是制冷剂气体,而是液体。在这种情况下,阀板由于活塞压缩的液体的冲击而损坏,并产生“叮当”声。压缩机本身在设计时就设计成压缩气体,大量液态制冷剂不断进入,会导致压缩机阀门。

液体锤

为了防止液体进入压缩机的吸入缸,设置了气液分离器,回油管的吸入口在分离器的上端,具有防止液体冲击的作用。

当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的容量不足时,需要在系统中增加一个辅助的气液分离装置。

从废弃物中捡拾

气体分离器有液体储存,也储存油。如果油不能及时回流到压缩机,会影响压缩机的润滑效果。所以回气管上有一个小孔,油可以通过这个小孔进入压缩机。

空调制器的关键部件

压缩机

过载保护器:内部和外部(压缩机温度和电流保护)。

电气接线:c公共端子r初级线圈端子s次级线圈端子

R和S端子之间的电阻是C和S以及C和R端子之间的电阻之和。

高低压平衡

当系统高低压压差过大→启动不良(压缩机处于锁定状态)→保护器频繁动作→压缩机烧毁。

一般来说,压缩机停止后,3分钟后必须再次启动。

注:国内空调制器一般采用旋转式压缩机。

电容器

对于换热器来说,在换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差越大,换热能力越强。

对于冷凝器来说,冷凝温度越高,换热能力越强。

对于蒸发器来说,蒸发温度越低,换热能力越强;

对于压缩机容量的性能,与换热器正好相反,即冷凝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低,压缩机容量和能效比越差。

并且需要找到换热器和压缩机容量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作用:在机组空气系统(或其他冷却介质)的配合下,带走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的功转化的热量,使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过热气体)在一定压力(冷凝压力)下冷凝,形成过冷液体。

组成:翅片(标准件)、U型管(标准件)、侧板和弯头(标准件)。

分类:

形状:直排,L型弯。

翅片表面处理:普通膜和亲水膜(包括金色铝箔)

规格:平板、百叶窗板(波纹板、桥梁板等。).

u型管规格:光管和内螺纹管(改变制冷剂流动状态,增加换热面积,所以换热效果比前者好)

外径9.52(喷嘴中心距25.4),外径7.94(喷嘴中心距22)和外径7(喷嘴中心距20)。)

冷凝器膨胀后的翅片间距:与翅片厚度、材料和冲孔直径有关;

生产技术:高速冲床、自动弯管机、扩管机、烘干机、自动和手动焊接、检漏(水检、氦检漏)。

节流元件

功能:利用节流效应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控制系统中制冷剂的流量和过热(冷却)程度。

毛细管的流速对装置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控制方法,毛细管的流量由测试流量计测量。

分类: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毛细管等。,属于绝热节流元件(焓没有变化)。

毛细管规格:φ2.6×1.3、φ3.0×1.6、φ3.5×2.0、φ4.0×2.4、φ4.5×3.0。

供应状态:Y硬态,Y2半硬态,M软态。

和设计考虑:

设计弯头半径(R9,R12.5,R15,R17,R17.5,R20,R22.5,R25)和旋转方向受工装限制;

直线段两端应考虑焊接止回阀和连接管的工艺性。

蒸发器

作用:在机组空气系统(或其他冷却介质)的配合下,制冷剂(过冷两相状态)在一定压力(蒸发压力)下蒸发,从环境中吸收热量,达到降温除湿的目的。

组成:翅片(标准件)、U形管(标准件)、侧板和弯头(标准件)

类别:形状:八折至五折(特别剪裁)

翅片的表面处理:普通膜和亲水性膜。

规格:平板、百叶窗板(波纹板、桥梁板等。).

分类:

u型管规格:光管和内螺纹管(改变制冷剂流动状态,增加换热面积,所以换热效果比前者好)。

外径9.52(喷嘴中心距25.4),外径7.94(喷嘴中心距22),外径7(喷嘴中心距20.5或21)。

膨胀后蒸发器的间距:与翅片厚度、材料和冲压直径有关。

生产技术:高速冲床(异形切割)、自动弯管机、扩管机、烘干机、自动和手动焊接、检漏(水检、氦检漏)。

换向阀

作用:负责热泵空中制冷剂流向的改变。

组成:先导阀、主阀和电磁线圈。

主要故障:阀芯卡死、内部漏气等。,导致空调制性能下降,无法加热。

调试注意事项:

1.焊接时应采取防水措施;

2.阀体上压缩机进出口和冷凝器进口管的接口不应混淆;

3.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通过阀体前后的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有窜气和泄漏的可能。

换向阀内部有一个塑料滑块。为避免高温下滑块变形,焊接换向阀的阀体应完全浸入50℃以下的水中(直观感觉是手能放入水中而不感到烫手)再焊接接口;焊接后的阀体必须在水中停留3-5秒,以保证阀体表面温度不高于120℃。从而避免四通阀体内密封圈的高温损坏。

焊接时,必须防止水流入四通阀管路。

换向阀的工作原理:

换向阀必须在一定的压力下才能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先导滑阀在右侧压缩弹簧的驱动下向左移动,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后进入右侧活塞腔。另一方面,左活塞腔中的气体被排出。由于活塞两端的压力差,活塞和主滑阀向左移动,使排气管(S管)与室外机连接管(C管)相连,另外两个连接管相连,形成制冷循环。

当电磁阀线圈通电时,如图2所示,先导滑阀在电磁阀线圈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克服压缩弹簧的张力,向右移动。高压气体进入毛细管后进入左活塞腔。另一方面,右侧活塞腔中的气体被排出。由于活塞两端的压力差,活塞和主滑阀向右移动,使排气管(S管)与室内机连接管(E管)相连,另外两个连接管相连,形成一个制热循环。

单向阀

作用:用于热泵型空调制,利用其单向传导和系统制冷制热状态下制冷剂流向相反的特性,保证制冷制热时系统毛细管长度不同。

以及设计注意事项:单向阀是单向的,阀体标有箭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7059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