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巩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失明。
一、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可导致突然失明或严重视力丧失。如果这种疾病在两小时内得到治疗,视力有望恢复,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本病多发生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患者,情绪激动是重要诱因。
二。玻璃体积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合并眼底病,常发生于情绪过度兴奋时。此外,高度近视患者姿势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头朝下时,也可诱发。
三。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主要症状是患眼肿胀疼痛、流泪、视力急剧下降,并伴有患侧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不能及时治疗。有时,它甚至与阿托品和其他解痉剂误用,使瞳孔扩大,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加重病情。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转为慢性青光眼,出现虹彩(光线周围出现彩虹样的光圈)、雾和眼痛。值得指出的是,有些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由于视野狭窄,走路时经常会撞到周围的物体,因此往往会失去早期宝贵的治疗机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严重后果。
四。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眼病,可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导致失明。主要原因是动脉硬化和心脏病。动脉硬化的结果是动脉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液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缓慢,逐渐形成血栓。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一旦眼球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被血栓堵塞,视网膜立即失去血液供应,可立即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