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原本是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普通克隆电影。它之所以在新世纪受到追捧,跃升科幻电影的宝座,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科幻而言,《银翼杀手》走的是技术批判的新浪潮。自20世纪50年代原子弹唤醒奥本海默等伟大科学家的良知以来,在欧洲精神危机的大背景下,英国科幻小说率先举起了技术批判的大旗,从而导致了新一轮科幻浪潮的到来。文学的主流使得科幻小说越来越贴近时代主题。80年代,美国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曙光,进一步催生了对人工智能的道德焦虑。在世纪之初生物学大发展的背景下,克隆人的主题最为引人注目。就电影而言,《银翼杀手》的基本类型是警匪片。其实影片大量使用了黑色片,而警匪片和黑色片都是出了西方片的。追溯到《银翼杀手》和《与狼共舞》,我们会发现库珀的一条暗线。袜子、邓巴、德克都是从强势文化变成弱势文化的个体。在多元文化的美国,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的关系。在全球化和文化政治研究方兴未艾的今天,文化认同问题进一步成为热点。
我对电影中的场景和化妆很感兴趣。《银翼杀手》中,克隆人扮成朋克,警察不停地进出日式火锅店啜饮清酒。-文化接触是一种微妙的日常体验。一个“另类”的朋友带给我们的情绪,往往是“排斥他——肯定我”“崇拜他——批评我”“整合观点”,同情与批评并存。异国情调是一面半透明的镜子,也是艺术品获得青睐的法宝。通过这面镜子,我们认识他人,审视自己。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科幻电影中,异域风情除了互相抄袭,还得借助日本餐厅、香港的灯红酒绿等各种边缘文化。所以我们在看很多科幻经典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古罗马的元老院(星球大战),非洲的原住民(时光机),埃及的神话和雕塑(怪物之城),朋克,说唱,摇滚,(非常任务),穿着奇装异服的少数民族(黑衣人)。科幻小说通常是大量边缘文化的集合。这种聚会场景,不应仅仅被视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猪八戒照镜子的结果,更是美国多元文化自我认同的一种手段。——即各种文化相对于主流文化认同自己的位置关系和共同原则。——银翼杀手最后的逃离,是个体对社会共同意志的逃离。也许在中国是叛逆,但在美国却是主旋律,托克维尔称之为美国的个人主义。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在2006年的神话中,现代的真理空概念被注入到古籍和长生不老药的神话中。在这里,现代科技的特技格斗,诋毁了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传说。通过现代的解读,封闭的历史文本打开了一个奇妙的叙事空室。但是,再多的拼接和互文也只是对已有想法的有趣应用,并不能带来新的想法。科幻的真正价值在于新意,但这不能要求《古今战士之恋》《神话》这类类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