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国家宝藏》第二季?

如何评价《国家宝藏》第二季?,第1张

文章最早发表在企鹅的《纪实画报》上。

3600多年前,曾经生活在中原的火神朱融被商朝驱逐,被迫举家南迁。历尽艰辛,在南方湿热的蛮族地带定居下来,自称“楚人”。楚人从湖北出发,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八百年基业。他们从湖北走向繁荣,也走向衰落和灭绝。第二件国宝插图/湖北博物馆

什么是国宝?国宝是人类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不朽了几千年,也流传了几千年。它们充满了历史,大浪淘沙。只有通过国宝,才能触摸到祖先的智慧。

勾践剑

我最喜欢段奕宏的解释。他说越王勾践一定成全了这把剑。剑若有灵,必能读出勾践心中的悲愤。

王勾践的剑高55.6厘米,宽4.6厘米,长8.4厘米,重量只有875克。即使在今天,这样的制造工艺也不多见,更何况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而勾践的剑之所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武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工艺精湛,更是因为它承载了历史的沉重。

后世人只知道越王勾践俯首侍奉吴,任劳任怨,为自己的兴国之梦忍辱负重,却不知这把剑与家国同等重要。我们只听说春秋八大名剑震惊天下,却不知道这把剑分裂了春秋战国。

如果说《王者传奇》是无声的,那它一定是充满锋芒,隐藏在乱世;如果《王者传说》是灵魂出窍,那他一定要被斩首,全世界都会投降。

睡在云中的秦竹简。

我一开始不知道竹简的重量,只觉得名字很好听。在撒贝宁和老师的解释下,我觉得自己很傻。这张竹简撕开了大秦神秘的面纱,让我们有幸看到了千百年后铁律政治的真面目。

云水湖底秦简出土于秦国一个基层官吏的墓中。坟墓的主人名叫Xi。撒贝宁说,“他是那个时代最鲜活最小的注脚。”他是幸运的,他的人生刚好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后的几十年;我们很幸运。他努力为我们记录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研究大秦的历史。

春秋时期,法家、儒家、墨家争鸣。最后,在法家改革的帮助下,大秦从一个贫穷弱小的陇西国家迅速成长为七国霸主,最终统一六国,2000年统一。时至今日,我国仍在继续依法治国,我们向往秦之法。

大秦律法的面纱揭开,很多人惊叹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有这样的天人智慧;山青水密,君子之风强,山高水长。我们心存感激,为我们记录了这本法书,最后把它带进了墓室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大秦帝国有一句燃线:大秦明月,世世代代照在家家窗台上。秦国虽亡,秦律犹存。

曾益敲钟。

比小沈阳和纪晓岚同台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刚对文物的敬畏。他说,“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印记。我喜欢通过它们触摸历史的厚度和温度。”幸运的是,我们都喜欢这样做。

伟大的中国,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了声乐的辉煌篇章。我们的声乐有《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罗燕》、《梅花三弄》、《飞埋伏之家》、《夕阳笛鼓》、《鱼柴问答》、《胡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我们的乐器有琴、筝、锁、箫、笛、笙、鼓、琵琶、二胡和编钟。

在这些优雅的情调声中,编钟是一种另类的存在。青铜编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乐乐器。它们体积庞大,历史悠久。它们不仅用于祭天,也用于宴饮。在中国,有一个词叫“礼崩乐坏”,用来形容规训紊乱,躁动不安的动荡局面。可见古人对礼乐的重视。

现存编钟不多,其中曾侯乙编钟是最辉煌的代表。在王刚老师的故事中,楚惠王给了曾侯乙一个铜像,以测试他是否有反叛之心。曾侯乙喜爱礼乐和编钟,这些青铜器被用来制作曾侯乙的编钟,流传到后世。

如今,八百岁的大楚早已销声匿迹,但曾侯乙的编钟却留在了无数个朝代,成为当今国家最重要的乐器,为我们的声乐增添了最多彩的一笔。

强风,强潮,宝藏的重量,国家的宝藏。当我们守卫它,我们保护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947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