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盗墓为什么没事

孙殿英盗墓为什么没事,第1张

因为孙殿英是抗日英雄。

自东陵盗墓后,孙殿英发了财,用这笔钱招兵买马,扩充军力,成为一个颇具实力的小军阀。

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一次抗日战争后,孙殿英被任命为第41军军长。

1933年2月,日军三万余人进攻热河,驻守热河的东北军唐玉林、万福林一触即溃。日军迅速占领热河,如入无人之境。

孙殿英受张学良指示,率41军从山西赶赴热河,向赤峰挺进。

孙殿英到达赤峰,随后与日寇展开阻击战,历时七昼夜。因战事不利,退守后头沟门,继续与日寇激战十余天。

但最终因为兵力少,武器落后而战败,撤回察哈尔进行修整。

在这场战争中,东北军不战而溃,而孙殿英率领少量部队与日寇展开了激战,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

孙殿英的部队虽然在抗战中损失惨重,但吞并了唐玉林的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等志愿军,仍保持了一定的实力。

这时,为了制衡,扩大自己的影响,抬高自己的地位,孙殿英邀请进步人士李锡九为高级顾问,韩为政治训练处处长,宣夏甫为中共秘书长,还吸收了不少共产党员、团员和左派青年加入军队。

可以说,孙殿英和共产党早有交往,关系不错。

但是孙殿英被老蒋骗了。蒋介石为了结束与冯玉祥的同盟关系,任命他监督青海垦荒,并命令其部离开察哈尔,前往青海垦荒。但老蒋的真正目的是借马家军之手消灭孙殿英。

结果,甘肃、青海、宁夏的马家军联合起来,彻底消灭了孙殿英。

1936年2月,孙殿英应邀到北平宋、冀察地区,任察北保安司令。

1937年七七事变后,宋任命他为冀北人民军司令。孙殿英把司令部设在方山县,那里住着大批北平沦陷的兵、警、匪,很快就从“一军”发展到三四千人。

后来孙殿英退守冀南山区,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

孙殿英复出了。

1938年第二次抗日战争的夏天,蒋介石授予孙殿英第五军的称号,孙殿英感激涕零,称蒋为“二胎父母”。

1939年,孙殿英从冀南撤至豫北临县,指挥部改为新五军,由庞炳勋指挥。

利用孙殿英的保护,避免与国民党军队发生直接冲突;利用邢昭堂和八路军的关系,从八路军那里解决一些服装弹药。

可以说,孙殿英并不是死忠反共的。他和共产党成了好朋友。他虽然保存实力避免冲突,但客观上维持了国共合作,维持了两军表面的和平,与共产党八路军一起提供了很多物资,客观上帮助了八路军。

更有甚者,孙殿英率领他的新五军在河北、豫北多次抗击日军。作为一个中国军人,他至少尽到了抗日的责任。

同时,他与日本人也有交往。在他的新五军司令部附近,开了三家招待所,招待国民党将领、八路军和日本人,可谓“狡兔三窟”。

这是当时小军阀的惯用手法。他们和每个人都有联系,不得罪任何人,是生存之道。

1943年4月,日军出动20万兵力进攻太行山,包围了孙殿英的防守区域。被包围的孙殿英率部向日军投降,成为汉奸的“和平救世军”,多次配合日军抗击我军,引诱庞炳勋投降。

孙殿英虽向日军投降,但并非自愿投降,而是被围困后被迫投降。

但他也跟着日寇进攻八路军,犯了汉奸罪。

1947年春,人民解放军围攻河南汤阴,孙殿英被俘,被送往河北省武安县战俘营。

据当时的《黄海日报》1947年5月14日发表的文章《汉奸头子孙殿英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是蒋介石秘密下令的:刘伯承将军日前召见孙殿英等人时,孙等人公开揭发了这一秘密。当刘将军对孙和他的高级助手们说:“在抗日战争的初期,我们不能说你们没有贡献,但在后期,你们做得很糟糕!”" 。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共产党是铭记孙殿英对整个抗日战争的贡献的。毕竟他抗日多年,最后当了两年汉奸,贡献大于此。

而且,孙殿英和共产党合作得很好。

共产党铭记他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对他很好,特别批准他带警卫照顾他的生活。

但孙殿英觉得自己这次彻底失败了。他整天都很沮丧。况且他抽了几十年鸦片,抽完之后还得了痢疾,这在当时是不治之症。他身体不好。

本着共产党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他求医。这种人道精神和慷慨行动深深打动了他的心。

病危之际,他坦承,“我过去做了许多坏事,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共产党。共产党坦荡,不计恩怨,比蒋介石强多少倍!”

这年秋天,东陵贼孙殿英病重去世,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93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