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导弹的精度

为了确保导弹的精度,第1张

由于航母诞生于二战之前,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武器系统。但是,航母,无论是携带航空空炸弹或鱼雷的螺旋桨飞机,还是携带射程极远的反舰导弹的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都因为其相对较大且不断膨胀的舰体而成为容易攻击的目标!

这种担心也是自航母诞生以来,各国设计航母及其作战战术的主要考虑因素。但是,一艘航母要有足够的作战能力,必须有足够的排水量和空。所以航母的防护设计最终还是让位于航母的作战战术!

所以,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在潜在威胁还没有发动攻击之前,把对手消灭在摇篮里。就目前航母的航程而言,其外围空域感知能力在2500-3500公里以上,水下感知能力在200公里甚至更远。配合路基、天基和空基预警机或反潜侦察行动。

大国把航母变成航母战斗群,把航母战斗群纳入自己的全球作战体系。航母战斗群本身配备了比较全面的防护力量,包括远距离拦截敌方战机的己方舰载战斗机,拦截敌方导弹的反[/k0/]驱逐舰,探测水下威胁的核潜艇和反潜舰载机以及专职驱逐舰,拦截漏网短程鱼的密集阵等近距离防御体系!还有远程巡航导弹对付对手路基平台机场!

在这种情况下,航母的作战模式决定了航母一般不会暴露在潜在对手的攻击范围内,但航母可以在安全距离内发起攻击或反击。比如第二次海湾战争,美国用来攻打伊拉克的航母舰载机,大多在院子里伊拉克空军攻击范围之外的红海!

所以在现代作战体系下,要攻击一艘具备各种防护攻击能力的航母是非常困难的!在航母诞生之初,攻击航母的战术就已经成为军事强国的主要研究对象。对现代航母攻击方式研究最透彻的是前苏联。基本上有两种有限的攻击模式!

一是利用弹道导弹对航母舰载机攻击范围外围进行多次齐射攻击,借助弹道导弹末端的超高速攻击速度,击穿航母的防护系统,从而达到击沉击伤航母的目的!

其次,采用饱和攻击方式。航母护航舰艇携带的反[/k0/]导弹数量不会太多,拦截能力也会受到火控系统和火控雷达能力的限制。以此为基础,同时发射足够多的反舰导弹或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超过航母战斗群的瞬时拦截能力,从而达到其中一部分导弹可以命中航母的战术效果。

此图来自网络!

个人观点,欢迎评论讨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904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