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什么是

粤语什么是,第1张

粤语又称粤语、广府话,俗称白话文,海外称唐方言。它是汉藏语系中汉语系的声调语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人的母语。

粤语源于古代中原的雅语,九音六调齐全,完美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粤语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广泛使用于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英国、欧洲、澳洲、新西兰、圣诞岛以及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社区。粤语的核心区广东省本地近8000万人口中,有近4000万讲粤语的人,全世界讲粤语的人约有7000万。

粤语起源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汉书》南越国),是一个统称。在民间也叫“白话”、“粤语”,在美国唐人街却叫“唐话”。“广府话”和“省会话”这两个俗称,指的是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的粤语。他们的范围比“白话”的概念小,一般称为“粤语”。

粤语自秦朝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秦汉时期

古代岭南地区的许多原始部落,一般被中原的华夏人称为南蛮。秦始皇南征百越后,国人来到岭南,南蛮人则逃往深山或更南边。这时候,华夏语开始传入岭南地区。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太尉赵佗吞并桂林郡、大象郡称王,建立了短命的南越。在汉朝全盛时期,华夏族与周边众多民族融合,演变为汉族。这个时期是粤语的萌芽阶段。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再次陷入长期内战,北方第一次落入外族之手。大量中原士人逃往岭南,北方汉语不断冲击当地语言。当时古汉语与古粤语混杂,进一步缩小了古粤语与中原汉语的差异。这个时期是粤语的成长期。

唐宋时期

唐朝鼎盛时期,岭南汉族人口进一步增加,长期与汉族接触的原住民已经汉化。而在汉族分布较少的山区,土著继续保持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这个阶段,粤语仍然受到古汉语的影响,成为与中古汉语语音相对应,有一些独立词汇的语言。从唐亡到南宋亡,十六州四百年。这一时期,大量中原汉人不断南下珠三角,缩小了中原古代粤语与汉语的差异。这也是中原地区最后一次缩小粤语和汉语的差别。在这一点上,粤语和中原的汉语在发音和语法上非常接近。因此,唐宋时期可视为粤语定型时期。所以现代粤语还能对应宋代广韵的发音,但很难对应元代或以后的古汉语发音。

元明清初期

元朝时,蒙古人在十六州迁都大都(原燕京,后改名北京),并以当地方言为官方语言。此后,当时的中原汉语与中古汉语、粤语的差异不断拉大:当时的中原汉语迅速向北京官话发展,北京官话的入声很快消失(即-p/-t/-k结尾脱落,如“入日本北”一词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中有不同的入声结尾),又出现了不属于传统四声“平上如”的轻声;既定的粤语是独立发展的,没有受到元朝的影响。

到了明代中期,中原官话的韵尾进一步消失(现代官话只有-n/-ng韵尾,-m和-n韵尾合并)。此外,与i/u元音相连的g/k/h声母完全腭化为j/q/x声母(如“吉其西”一词在中古汉语和现代粤语中有g/k/h声母,但在现代普通话中完全腭化为j/q/x声母);然后粤语就稳扎稳打慢慢变成了现代粤语。最明显的就是不再区分z/c/s声母和j/q/x声母,根据粤语元音的长短将阴音赋给上下阴音(比如两个阴音字“Se Xi”分别有短元音和长元音,前者赋给尖锐的上阴音,后者赋给低至阳音的下阴音)。

晚清

清朝闭关锁国,只留下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是为了掌握粤语,而不是普通话。许多北京官员为了与外国人洽谈生意,经常接触粤语,这使得粤语第一次传到了中原地区。这一时期,大量广东人迁移到美洲、澳洲和东南亚,粤语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

摩登时代

建国时,虽然有北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趋势,但实际使用粤语并没有太多限制。曾经有人提议让粤语成为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建国后,在全国推广北方语言为普通话的运动中,粤语受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中国大陆粤语分布地区的很多年轻一代都不知道一些特殊术语用粤语怎么发音。这种情况让很多说粤语的人产生了母语危机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85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