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多好

张学友多好,第1张

不同年龄同学的嗓音特征

回想张学友刚出道时的歌声,坦白说,不是很纯粹。

1985年到1989年,声音感觉有点软,颤音大,唱腔粗糙。总觉得当时专辑发行的歌明显比他90后演唱会上表演的差很多。像1987年演唱会唱的《蓝宇》,比不上1999年的演唱会。

从1991年到1993年,张学友的唱功开始进步,音色变得更加纯净。高音很亮,中音把握的很好,看起来很有质感。听过《吻别》的人都会知道,那是学友的声音在1992年录制的。

从1994年到1999年,张学友的唱功越来越成熟,浑厚有力。颤音更细腻,假声达到顶峰。因为技巧高超,这段时间唱学友的作品难度很大,唱歌的技术含量相当高。如饿狼传说,毛发紊乱,雪狼湖等等。1996年与香港管弦乐团及澳洲昆士兰管弦乐团合作演出现场音乐会《爱情交响曲》及《音乐无国界》。古典乐器和学弟学妹唱腔的完美结合,真正展现了他无可挑剔的演唱风格。除此之外,1999年,他达到了独唱生涯的巅峰,获得了“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的称号。

2000年——至今,由于学友在世纪末的演唱会上大鼻子受伤,学友的歌曲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少再听到《饿狼传说》的高音呼号,取而代之的是《我真的受伤了》《告诉你知道》这样的轻声唱法,可见男人的温柔。难忘的2003年音乐巡演和学友光年2007年香港演唱会,学友经历了上百场巡演,声音沙哑却浑厚。他那动人的、饱经风霜的歌声回荡在红馆空,展示了一个伟大歌手的音乐历程。值得一提的是,“活出生命音乐会2004”也是这里值得骄傲的作品。不同的是,学友用轻松的方式演绎了才华横溢的歌唱艺术,翻唱的效果很精彩,既保留了歌曲的特色,又融入了学友的一贯风格。这样的演绎让一些作为歌曲原唱的年轻歌手黯然失色。

总之,学友的歌唱造诣相当高,华语流行乐坛无人能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85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