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什么发展

重庆为什么发展,第1张

重庆是一座历经磨难,从未向外敌屈服的英雄城市!

远的不说,只有重庆,以它的钓鱼城,英勇抵抗了蒙古军队入侵中原27年。它在世界历史上被称为“上帝之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局势,也间接拯救了欧洲。已经很好了。

二战期间,重庆作为中华民国首都,发挥了太平洋战场指挥中心的作用,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突出贡献。

从重庆建城之初,就以通商口岸为主。长江和嘉陵江上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商船,岸上的商贩和商店络绎不绝。纤夫和码头工人的高音喇叭,逐渐演变成后来川剧的高音和编钟。

由于冬天长江沿岸天气湿冷,纤夫和码头工人把能找到的食材都煮成一口铁锅,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饭,逐渐成为重庆人最喜欢的火锅饮食。

重庆这个工商业城市,从一开始就和其他内陆城市不一样。这里的人们灵活、务实、冒险、进取!

当时国内很少有这样气质的大城市,北方的天津青岛,南方的广州上海。

卢作孚,一位著名的商人,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他是重庆合川人。在日军大规模侵华的时候,蒋介石的船只只忙着运送军需物资,把中华民国中央搬到重庆去,其他的都顾不上了。此时,卢作孚组织民间船队,将沿海和东部地区的工业设备和机器分批运往重庆,保存了中国工业的种子。

由于卢作孚等一批爱国商人的努力,从沿海和东部迁到重庆的工厂陆续开工,不仅使重庆的大批流民有了工作,也为抗日战争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军需物资。

二战期间重庆多次被日军飞机轰炸,但重庆人民坚持抗战,最终取得胜利。

目前,矗立在重庆最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中心的“解放碑”是抗战胜利时竖立的,是中国唯一的“抗战胜利纪念碑”。

改革开放后,国家忙于开拓国际市场,把资源和精力主要花在东南沿海,大部分内陆城市都在观望或充其量做一些小事情。

当时的重庆虽然只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但重庆不甘平庸。而是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摩托车工业和电子轻工业,为重庆后来直辖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1997年,重庆恢复直辖市,但同时背负着从四川分到重庆的十几个国家级贫困县。

重庆没有抱怨,而是一路发展工业和商品经济,带领这些国家级贫困县快速脱贫,形成了大重庆的竞争力。

差不多20年每年两位数的GDP增长,重庆从几千亿元GDP发展到今天的两万亿元以上GDP,所以一直受到中央的重视,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渝双城经济圈超大型核心城市。

重庆能在众多强省城市中脱颖而出,GDP全国第四,绝非偶然。它是通过许多改革和艰苦工作的痛苦而获得的。

重庆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前年重庆没有爆了很多雷的P2P。重庆幸运地躲过了一场灾难,没有给市民和中小企业造成灾难。

重庆从来没有辜负国家对最年轻直辖市的期望。率先完成了在中西部地区构建完整工业体系的重要任务,电子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取得较大进展。现在在科技、金融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这一年,重庆的GDP和商业消费都超过了广州,让中国所有城市都惊呼重庆经济发展这么快!

这种突出的城市发展势头不是随随便便取得的,而是3000多万重庆儿女辛勤劳动的结果。这并不容易!

重庆不能骄傲,继续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64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