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协会曾经是一个伟大的组织。即使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农村,一个高中毕业生也是罕见的,而且鹤立鸡群。那时候很少有人被称为作家,能被冠上作家和诗人的头衔,特别令人敬佩,是一种特别荣耀的光环。想加入作协,真的需要几把刷子,几部名著,这是很多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
时代在发展,科教在突飞猛进;高中普及了,大学多了;医生和作家的年龄是多少?尤其是自媒体恒空诞生以来,应运而生。作家和诗人的头衔,不管是别人给的,还是自己封的,几乎都不值钱。爬格子半年,还不如靓女扭屁股。就拍个小视频。好不容易挤到圈子里才转过身来。世界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议。作家诗人无处不在,开心的时候可以加个V。这叫作协。怎么会呢?开放的作协水平摆在那里,规格摆在那里。不会只是摆设吧?总得有点吸引眼球吧?于是,八仙漂洋过海,各显神通,调动了一个又一个脑细胞,拿起触摸屏和摔坏的手机,挖空空寻找伟大的创意,从而抢占了惊人的高度。谁曾想:伟大的作品和杰作不多见,歪歪扭扭的作品和干瘪的作品却很优秀,有的还出国了。现在大多数厕所都用纸巾。谁还用废纸?
虽然现在国家有钱有势,但也不会花钱养这么一家人作恶吧?一毛钱没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