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哪个版的好

三国演义哪个版的好,第1张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就是银丰社,一个文史爱好者的聚会,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史领域的优质答案。

首先,如果说《三国演义》有多少个版本,那么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发现了近30个版本。20世纪90年代,英国学者魏安走访了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最终发现流传于世界各地的《三国演义》共有35个版本。据我所知,此后似乎没有发现新版本。关于这些版本,可以肯定的是《三国演义》的主线没有变。区别在于一些小细节,比如人物的称谓(比如嘉靖本常称曹操,毛本就成了“操”)、一些零碎的情节(华、),人物籍贯、年龄、姓名是否正确,是否对立。总的来说,如果他们不做学术研究,他们只对阅读感兴趣。

要介绍所有这些版本就太长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家熟知的有价值的版本。

这是市场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清代毛宗岗父子修改批判,可以说也是质量最高的版本。仅清代印刷的毛《三国志》就有百余种,至今仍有70种左右。当然,质量高并不代表接近初版罗贯中。虽然毛宗岗声称自己是根据罗贯中的“古籍”来纠正普通书籍的弊端,但现代学者普遍不相信他。

毛认为镇压曹操的思想是很严重的。如果与贾敬本比较,会发现贾敬本中几乎所有称曹操为“曹公”、“公”的地方都被改成了“曹操”,而贾敬本对曹魏武将的赞美诗也被删掉了。但瑕不掩瑜,毛《本能》被广泛接受,取代了之前的二三十版。成为发行量最大的版本是质量的证明。

这个版本的通俗《三国演义》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度被认为是罗贯中的原版(或者说是最接近罗贯中原版的版本),一度被称为“罗本”。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嘉靖在过去确实是被人称道的。引用一些学者对嘉靖的评论如下:

金文景选择了《传》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翔宇斗本》与嘉靖本进行比较,发现虽然建安本是比嘉靖本“更不正确的书”,但嘉靖本也是“比我们预想的错误更多的书”

陈湘华在《诸葛亮形象史研究》中将嘉靖本与《三国志列传》作了比较后指出,“嘉靖本是更为修饰加工的版本”。沈伯钧在《三国演义校勘序》中也指出,嘉靖本“是一个经过多次修改加工,但同时又颇有一些错漏的版本”。

学界对比明代诸多版本发现,嘉靖版与《三国志》重合度最高。无论是历史背景的介绍,还是人物籍贯的写法,都是最接近《三国志》的(当然还是有很多错误)。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飞的话。据《三国志》记载,“张飞言德”(《资治通鉴》也写张飞言德)。但是,明朝很多三国演义都写了“张姓,字翼德”。这个错误其实根源于元杂剧的《三国平话》和各种元杂剧。流行的浪漫故事深受这些影响,所以它们保留了下来。仅仅

另外,嘉靖的书内容都是七言,其他版本往往没那么考究。因此推测嘉靖的书是学者们的精本。

叶逢春的《本也本三国》刻于嘉靖二十七年,实际上可以说是嘉靖本的一种。但发现较晚,故与嘉靖元年不同,是叶逢春本所作。该版本是最早的《三国志》版本,发现于西班牙马德里的一座修道院,明朝隆庆六年由葡萄牙传教士带到西班牙。这个版本也是传世最早的插图。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印刷版本,所以研究起步较晚。后来日本关西大学影印出版了野本,这个版本得到了关注。

现在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版本出自两位女家长,而嘉靖版边批中提到的一些修改在叶版中有所保留,所以现在有学者认为,与嘉靖初版相比,叶逢春版虽然印刷粗糙,有很多其他的字和错别字,但由于后期没有修改,可能更接近罗本的原貌。考虑到言情小说面向的是普通的小市民,而叶本的语言更为大众化,作者也支持叶本的说法,即他更接近罗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10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