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终结者》第五部和第六部感觉接不上?为什么萨拉会恨老爹?

为什么《终结者》第五部和第六部感觉接不上?为什么萨拉会恨老爹?,第1张

1, 2, 3, 4, 5, 6.在这个序列中,卡梅隆跳过了空中间的三集,留下了1、2、6集,形成了他认可的三集系列。想想看,中间三集的导演也不是没有努力。根据前两集的设定来为整个系列正名也是煞费苦心。

就这样,1-5集以未来的反抗军首领为约翰的核心关键,展开了其穿越时间空和人机游戏的旅程。

但是到了第五集,电影导演开始膨胀野心,直接把反抗军的首领约翰变成了反派。约翰直接被天网黑成了敌人。

其实第五集反抗军首领变身的设定,意味着终结者系列走上了恶搞的邪路,这应该是直接导致卡梅隆重启巩,再堆一堆,抛弃前三集打开新局面的重要原因。

因为很明显,第五集的约翰已经走到了反抗军的对立面,成为了邪恶天网的帮凶。这样的约翰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所以卡梅隆在《终结者6》的开头就直接一枪结束了约翰的童年,让前三集围绕约翰的情节全部挂掉,然后重新建立了未来反抗军的新领袖,从而开始了他的电影继续探索的人类命运和个人命运的问题。

所以《终结者6》的诞生只是因为前三集换了导演,和这个系列玩的太开心了。最后这个系列的严肃设定被搞乱了。

而拙劣的原因则是电影中科幻概念本身的诱惑力和先天不足造成的“压抑”,会让导演不由自主地卷入其中,玩弄这种科幻元素带来的奇特的迷惑性恶搞效果。

下面,我就重点说说《终结者》系列中有哪三个科幻元素,卡梅隆没有参与,却被后续的导演愉快地发挥了。

第一,生命线的无常导致了武断的行为。

人生是一条直线,没有回头的机会。路遥在《人生之初》中引用了作家刘清的一句话:“虽然人生的路很长,但往往在临界点只有几步”。

为什么?因为人生没有回头路,当它走了,你就不能因为后悔而回到过去。

而《时光隧道》科幻元素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人类时间轴的唯一方向,于是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在《时光隧道》的作用下,产生了无数种可能。

这样的设定必然导致生活的任意安排。

第一集是约翰的母亲莎拉的历史;第二集是《儿子约翰的儿童史》;第三集是约翰的成人情史。

第四集是约翰的未来史。而第五集则是约翰回归2017年助阵肘虐。

可以看出,由于可以利用“时间隧道”随意回到过去,关键人物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点任意回到指定的节点。这样,因果关系的逻辑就完全被打乱了,“时间隧道”的多次应用,会使时间点相互交叉,真假难辨。

就第五集而言,影片首先将《终结者与保护者》回归到1984年,保护者里斯遇到莎拉,按照第一集的设定,两人生下了约翰。莎拉也有着朦胧的记忆,保护者似乎在几次来回的徘徊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命运。这两个人和后来的约翰一起走进了2017年的时光空。在这一集里,人物的关系线乱了很久,根本没有理清。电影创造了一个死胡同,就是影片中的人物关系,就像一盘棋,走到了死胡同。

我们可以看到,在2017年的时间空里,先是里斯回到了1984年,见到了莎拉,然后两个人穿过了“时间隧道”,来到了2017年,而在这里,未来的约翰也同时回到了这里。于是,一家三口,分属三个人的不同时间空,被电影混成了一个时间空。然后,他们对老对手天网的核心关键发起总攻,约翰因为被天网黑了而成为了义军的对手。

可以说在第五集,整个系列的人物设定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约翰被推到了邪恶的脉冲,已经让终结者系列毫无生气。所以卡梅隆必须砍掉这个“以约翰为中心”的场景的剧情线,另辟蹊径,设置新的“丹妮”身份来延续时间空

所以《时光隧道》成本太低,玩起来太简单(穿越剧,中国很流行,几乎成了网络文学中的一个得心应手的设定)。这个想法几乎是启发性的,它带来的好处是其对生命线的任性设定,对蝴蝶效应的调侃把握,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探讨。但是,它的副作用是真实性被诬陷/[/。

“时光隧道”最致命的问题就是真假难辨,虚实难辨,真假难辨。至此,影片无法再剪辑了。《终结者5》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因为它把关键人物约翰演成了对手。有正面作用的人物给了敌人,不分善恶,虚实不清。整个系列肯定会死掉。

这与最初咄咄逼人的《黑客帝国》有着相似的路径和轨迹。《黑客帝国》刚开始的时候,玩真玩虚很好玩,但是最后连电影都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虚,真真假假。人们在电影中谈论的最后一件事是争论谁是真实的。这个时候,这个系列的电影就完蛋了。

卡梅隆《终结者》系列的拯救,就是砍掉了前五集难以区分的设定,重新开始新的生命线,也算是让电影稍微清晰了一些。

第二,人的脸色变化,导致混乱。

《终结者》从第一集就出现了“液态金属人”的设定,这是这个系列的标准设定。

这种设定,就像一个人皮面具,机器人可以很容易地变成别人的脸,伪装成正版,这样人的真实面目就完全被掩盖了。

《终结者》前几集设定“液态金属人”变成了另一个人,他必须进行身体接触,杀死对方,才能变成对方。而在《终结者5》中,这样的一个头像毫无约束,跟着影子走,达到了即兴发挥的程度。

于是,在《终结者5》中,我们看到“液态金属人”变成了里斯,真实的里斯住在同一个空房间里,这是《终结者》前几集绝对没有过的。

就这样,在《终结者5》中,莎拉不得不通过自己可能来源于第六感的判断能力来识别真正的里斯,并射杀了假里斯。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出《终结者5》对该系列科幻元素的运用已经到了极致,滑向了戏仿和邪趣的边缘。

在《终结者5》中,我们也看到了成年的里斯和少年时代的自己。但在之前的终结者系列和卡梅隆的新终结者6中,都刻意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把两个不同的自己空放在同一个时间空里会比较符合逻辑。

可以说《终结者5》是好的,讲的。在充分利用“时间隧道”带来的诡异延迟效果的同时,还大胆触及了这种模式下正反时间空的碰撞所隐藏的巨大爆炸危险,使得整部电影处于非常严重的失控状态。所以卡梅隆在《终结者6》中清理旧山河,回归科幻题材,一定不能过分。在《终结者6》中,我们注意到丹妮在童年时遇到了格蕾丝,但电影并没有展现格蕾丝看到自己的少女时代。《终结者5》里,里斯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家里人还在那里津津乐道,说小里斯像大里斯的结构,虽然幽默,却危机重重。由此可见,卡梅隆对这种噱头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他在自己操作的《终结者1、2、6》中从来没有玩过这种作弊的场景,因为如果科幻题材太没有底线,只能说是毁了这种模式。

第三,人类灵魂的混乱导致真假的混淆。

在《终结者》中,人和机器之间始终存在一个灵魂的立场问题。在第一集和第二集中,施瓦辛格扮演的杀手完全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从杀手变成了保护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内心程序是谁写的。

就这样,《终结者》中谁是人类的朋友,人还是机器的问题,成为了所有接力棒手念念不忘的核心问题,也由此展开了电影故事对抗的一个重要冲突点。

在《终结者之救赎》中,加入叛军队伍的马库斯最终透露自己是一名机器人间谍,目的是混入叛军队伍,引诱叛军中埋伏。于是,一开始,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支持反抗军事业的所有行动中,却是天网设置的间谍,这让马库斯很吃惊,因为他明明是帮助了他的正义事业,却最终证明他只是天网制造的间谍。

马库斯对失去他在人和机器之间的身份感到犹豫。他本该为邪恶的机器服务,但他的心智是人,这就很难分辨他的身份是真是假,包括他不知道是谁。

然而最终,他的人性占了上风。他背叛了天网,那个制造他的机器系统,站在了人类一边。这一集是整个系列中唯一没有被跨越的一集,但它探讨的是人和机器的跌宕起伏,而这两者在这个系列中一直占据着巨大的篇幅。

在《终结者5》中,我们依然看到了人类灵魂的丧失,这让约翰成为了机器的帮凶,也让这个系列中所有稳定的角色在这一集彻底崩塌。最终,反抗军首领,站在天网一边,依然拥有约翰的外貌,但他的精神,已经被机器改造,失去了原来的地位。结果也造成了人物的极大混乱。这一集彻底推翻了整个系列中约翰作为反抗军首领在crossing 空期间引发的一系列激烈对抗。让前四集在时间维度上的严肃静坐彻底瓦解,让接班人接过接力棒。在这一集杂乱无章的时间线和人物线中无法有所作为,这必然导致卡梅隆不得不放弃之前的一切努力,关机重启。结果终结者5杀了前四集,终结者6杀了前五集。

《终结者》系列的性质使得这样的题材极易被恶意的编辑和导演带走。科幻本身就带来了不确定性和超限性,一旦打开,必然会出现异想天开和任性失控的状态。

卡梅隆创作《终结者6》是对前三集胡天海的一种纠正和反拨,也是一种警示:千万不要用这么恶毒的方式“牟利”。如果不得已,你必须把你所有的恶行都关进监狱,看着我创造一个新的世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805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