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的文字来看,这个“站”是什么意思?除了找到自己外在的“坐标”和内在的尺度,也就是“清醒的自省”和“做自己内心真正确定的事情”,似乎没有别的。但是,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就这些吗?我不这么认为。有点像往人的头上喷一点薄雾。虽然很酷,但还不够酷。从让其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角度来看,这种解释显然不够通俗。愚,如果能让孔子的这种思想更贴近群众,能否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揣摩和理解“三十而立”这句话的含义。第一,就事业而言,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是有所成就的。因为在封建社会,人们通常很早就结婚,大多数男女在20岁之前就结婚或抚养孩子。然后,20多岁结婚已经10年了,30岁的时候,孩子也快长大了。如果你还没有做出自己的事业,或者还依赖父母,说明你还没有能力,还没有做出事业。这个时候就要抓紧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孔子用“三十而立”这句话来教育大家,警示世人,人到三十应该有所成就。其次,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俗点说,这个时候他应该是理智的。如果一个人到了30岁,却还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连基本的社会常识都不知道,说明你不成熟,很愚蠢。这个时候,你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好好学习。我的时间不多了。再次,在社会责任方面,一个人到了30岁,应该有独立自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一个人到了30岁,有了父母和孩子,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承担着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双重责任。更重要的是,中青年时期也是为社会承担责任、做出更多贡献的关键时刻。所以一个人到了30岁,要做的事情很多,无论是家庭负担还是社会负担,都很重。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做一个能有所作为的人,一个能让家庭和社会放心的人,一个不仅成功而且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