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岐伯是什么人

黄帝内经中的岐伯是什么人,第1张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相传为黄帝所撰,因其名而得名。但后世普遍认为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并非单一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发展创造的。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中医以黄老套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阴阳五行、脉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理论。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代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我国影响较大的医学著作,被称为医学始祖。

正如《淮南子·修武训》所指出的,“黄帝”的称谓意在追根溯源,秉持本真,以说明中国医学文化的早期诞生。不是一时之言,也不是一个人之手。

先秦时期,晋代皇甫谧、宋代林逋、高宝衡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像《黄帝内经》这样伟大的科学著作,不是对智慧有所了解的圣贤所能完成的,所以必须由黄帝来完成。

战国时期持这种观点的有宋代的邵雍、程颢、司马光、朱,明代的桑岳、方以智、方孝孺,清代的魏理同。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黄帝内经苏文》与同处于战国时期的周立相比,有许多相似之处,充分证明两部书是同一时代、同一思想体系的著作。

西汉时,明朝郎英从时易酿酒的传说和罗出现在汉代的证据,推断产于西汉。现代中医专家、吴等人也持这种意见。主要原因如下:第一,《黄帝内经》约20万字,可以说是2000多年前的巨著。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为什么要点名黄帝和他的臣子齐伯、雷公、桂湾区、高波来讨论医学?

以名命名,意在追根溯源,以此来说明中国医学文化的早期诞生。

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并非单一个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共同开发创造的。《黄帝内经》只是借用了它的姓氏,使人更容易记忆和重视。

北宋时,朝鲜赠送《黄帝内经灵枢》,要求交换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苏轼五次反对此书,但皇帝仍坚持用《诗经·元规》等书换《黄帝内经》。

2011年5月,《黄帝内经》成功入选《世界记忆》。

已故南大师说,《黄帝内经》不仅仅是一部医书,而是一部囊括了“医界、医人、医国、医社”的书,是所有医家都能治的书。

《黄帝内经》只代表了当时的医学理论水平。它是用自然哲学的思维来解释自然科学问题的理论假设。虽然发现了很多客观规律和结论,但也有很多错误的猜测。当然也有可能我们到现在还不能理解,称之为错误。《黄帝内经》的概念很多,但定义很少,需要辩证体会。书中的一些概念与现代的含义不同,需要谨慎对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791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