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背景
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个诚实的工人,他帮助他贫穷的妹妹抚养了七个贫穷的孩子。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饿死,他不得不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了五年监禁。
服刑期间,冉阿让因不堪忍受牢狱之苦,四次越狱,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刑期由五年增加到十九年。他假释后,这个苦役犯的罪名就永远附在冉阿让身上了。他找不到工作,甚至没有地方住。即使他们努力工作,假释犯的工资也只有其他人的一半。
冉阿让不愿意这样被欺负,心里很难过。正当冉阿让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他遇到了米利尔主教。米利尔主教是一个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的人。他好心收留了冉阿让,并在他自己家里过了一夜。然而,急于谋生的冉阿让偷了主教的银器,准备潜逃。
2.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的动机来自两个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皮埃尔·莫的贫苦农民因为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五年苦役。出狱后拿着黄色身份证谋生,处处碰壁;雨果的朋友维克多年轻时的逃亡生活。
1828年,雨果开始收集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人的资料,打算写一个被释放的苦役犯受圣人般的主教影响,弃恶从善的故事。
在1829年到1830年间,他还收集了很多关于黑玻璃制造业的资料,这就是冉阿让去海边的蒙特雷,化名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开厂发财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列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目睹了类似芳汀在街上受辱的场景。
人物介绍
1.冉阿让
冉阿让不仅是《悲惨世界》中的一号主角,也是雨果善良博爱的象征,是比著名英雄更伟大的无名英雄。冉阿让经历了从逃犯到英雄的四个步骤。
2.梵帝尼
芳汀是一个悲剧女英雄。她的不幸遭遇是冉阿让和沙威冲突的导火索,也是冉阿让致力于寻找珂赛特并为珂赛特牺牲的原因。克里斯汀的经历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一个单纯的乡下姑娘,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来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城市,却被无情的青春给骗了。
3.沙威
沙威警长对冉阿让的追捕使这本书充满了悬念和戏剧效果。沙威出生在监狱,是囚犯的后代。沙威象征着当时可恨的法律和秩序。他是一个维护当时落后腐朽的法律秩序的偏执狂。即使他发现这可能导致错误和残酷的严重后果,他也会做任何事情来维护法律和秩序。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