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万能的吗?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万能的吗?,第1张

关于货币,小白在文章和问答中从货币的衍生、货币与GDP的关系、房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解读,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最简单的问题?钱的本质是什么?关于这个概念,大家基本上都是从教科书上知道货币是普遍等价物,它有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四种功能。但如果仅从这几个方面解读,可能还不够“本质”。小白在这里谈谈我对金钱的拙见。谢谢大家指正!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充当过交换媒介的东西,也就是货币,有黄金、白银、象牙、饺子等。,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东西都是一种“钱”。如果你在吃鸡的游戏中被放在一个荒岛上,也许你交换的媒介就是子弹或者医疗包。比如30颗步枪子弹换50颗冲锋枪子弹,或者一个小医药箱什么的,然后大家就以此为标准。这30发步枪子弹实际上是一种“货币”,因为它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与黄金完全脱钩为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了纯信用货币的现代时代。我们现在熟知的M0、M1和M2都诞生在这个时代。从宏观角度来看,

M0是指进入流通领域并由企业和个人持有的纸币和硬币。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一件事:进入流通的人叫M0。你什么意思?比如印钞厂刚印到仓库里的现金,商业银行的金库,还没从ATM机取出的现金等等。虽然它们都是现金,但它们不属于M0,因为它们还没有进入流通。在M0的基础上,加上各企业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就是M1。在M1的基础上,加上各种企业和个人存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就是M2。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在我国,不纳入货币统计的存款只有两种:一是同业存款(含同业存单),二是要上缴国库的财政存款。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基本上由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而银行贷款、股票和债券、贵金属和珠宝则不是。

从微观上看,现代信用货币不同于商品本位时代的货币,不仅由移动支付驱动,而且在电子时代的大趋势下,实物货币(如纸币、硬币)的比重很低。我们看到的钱,大部分只是电子手段显示的账户上的数字。

当你在银行存一笔现金,银行的负债端存款多,资产端手头现金多。你是银行的债权人,银行是你的债务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行是唯一的货币来源,现金货币是央行与社会上各种非银行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银行主要以存款为主,所以存款货币是商业银行与社会上各种非银行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综上所述,在现代信用货币时代,银行体系形成的现金货币(M0)和衍生的存款货币(M1、M2)都是基于货币的四大职能和债权债务的属性。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财经知识,请关注我的百科号:小白阅读财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707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