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禅师、今时隐士都如何解决“食色性”问题?

古时禅师、今时隐士都如何解决“食色性”问题?,第1张

食色也。也就是说,饮食男女是人性的。禅师隐士也不例外,虽然被称为超凡脱俗。

再来说说饮食。自古以来,佛道都喜欢占据名山大川,所谓清净之地。全国各地,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地方,都有著名的寺庙和道观。

一般来说,和尚不是天天念经,什么都不干,还是要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周围有山,有树,有空地。平时砍柴、挑水、种菜都没什么大问题,可以解决一些饮食问题。

所谓寺庙道观也要管。以下是管理它的常用方法:

1.收香火钱:信女,善男信女,上香拜佛,给香火钱是收入;

2,给人做事的方法:出去做水路仪式,穿越亡灵,赚个盆满钵满;

3.多元化经营:相当于心理咨询、释疑解惑、点亮物件、分发DVD、收俗家弟子等。,其中也有收入;

4.募捐:找些好人富户,筹些钱,让他们出钱修庙,养个菩萨,也是收入;

5.寺庙房产租赁:有了闲钱,还可以通过购买一些土地、商铺等获得收入。作为寺庙的财产。很多名寺占有大量房产,成为地主,租给附近的山民,收地租是一大收入来源。

5.乞求施舍:真的不行。派小和尚去化缘才是谋生之道!

朱元璋是个寺庙里的和尚,但他身处乱世。这座寺庙管理不善,无法维护。朱元璋被长辈派出去化缘,被视为自食其力。

除此之外,男女僧道都崇尚隐逸、清静、修身。尤其是佛教的僧尼,他们要断绝尘世的爱情,他们都放弃了男女之事,至少在明面上是这样。

而道士则可以结婚。男女一起练,甚至生孩子。全真教七子中有一对夫妇,道士马玉和道士孙不二是夫妻。《神雕侠侣》中,张无忌的弟子都已经结婚生子。

但和尚不是太监,还是有生理反应和需求的。有需求怎么办?

1.持戒。入佛后,四者皆空。持戒最重要。虽然有些和尚破戒,甚至男同性恋,淫乱等。,总的来说,已经成为新闻了。

《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里有男女同性恋的故事,有潘巧云的哥哥裴如海有外遇,甚至还有瓦罐寺的僧尼抢老婆的事件,都是人渣。其中有六个是不干净的,大部分和尚都是奉行佛法的,他们是干净的,至少在行为上是干净的。

2.银杏。在古代,人们的生存是非常困难的,男人和女人的需求是第二位的。很多时候,和尚和道士并没有太多的条件去满足其他的个人欲望。很多寺庙都种银杏树,树上结着银杏,僧人在饮食中放一些银杏。银杏可以减少他们其他方面的想法,寺庙管理的更好。

现代隐士,办法多了,大不了男女双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686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