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的问题有两点:第一,作为阿拉伯国家,黎巴嫩支持巴勒斯坦的立场和态度;第二是微妙之处。为什么总统和总理都不发言,就轮到议长了?
黎巴嫩是唯一一个民族同质、宗教多元的阿拉伯国家,人口600万(2016),95%为阿拉伯人,其他为亚美尼亚人、土耳其人和希腊人。它是唯一一个不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和基督徒(主要是天主教徒)分别占60%和39%。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法语和英语通用。基督教徒包括亚美尼亚东正教、希腊东正教、希腊天主教和新教等十几个教派的成员。
由于地理位置、多样性和开放性,中国有许多外籍人士。上世纪以巴勒斯坦人为主,目前有35万人。叙利亚危机后,来自东部邻国的难民数量激增,2014年底达到一百多万,来自其他阿拉伯国家、欧洲和亚洲的侨民也超过10万人。另一个数据耐人寻味。海外黎巴嫩人是本国人口的三倍多,他们只有一个全球符号形象——阿拉伯人最擅长经商。
这个国家有独特的权力分配方式。现在的伊拉克,基本都是把黎巴嫩的“政教派制”作为治国的基础。1943年,两大教派的政治领袖达成一项名为“国民宪章”(又称“国民公约”,不成文)的君子协定,确认1。权力分配:总统、总理和议长分别为马龙派、逊尼派和什叶派,拥有比例议会席位和公职。2.阿拉伯国家的性质与同西方的关系密切相关;3.既不留在西方,也不与任何阿拉伯国家合并;4.在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中保持中立。这一宪章构成了黎巴嫩政治生活的主线,1989年的《塔伊夫协议》由于穆斯林人口的高增长带来的权力需求而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这就说明了其中的玄机:议长什叶派贝里出面,而不是基督教总统和逊尼派总理,因为前者是最反以的。
黎巴嫩在“世纪协议”中有发言权,是阿以冲突的直接受害者之一。
20世纪60年代,巴勒斯坦游击队转移到黎巴嫩,导致以色列在1978年和1982-2000年入侵。2006年,他们再次越境袭击真主党。黎巴嫩南部长期被以色列军队控制,国家主权和完整受到严重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