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灯有什么寓意

孔明灯有什么寓意,第1张

孔明灯笼,又名天灯,俗称许愿灯、祈福天灯,是汉族古代工艺品。

在古代,孔明灯笼主要用于军事目的。现代人会放上孔明灯笼,主要用于祈祷。男女老少都亲笔写下祝福的愿望,象征着年年丰收幸福。

相传五代时,有一位神七娘,在福建打仗时,和丈夫一起把竹条扎成方框子,贴上纸,做成头灯。底盘上放着燃烧的松节油,灯光借着热空空气空飞向天空,作为军事联络信号。

这种树脂灯在四川被称为孔明灯。此灯形似诸葛亮戴的帽子,故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时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在平阳被司马懿围困时,全军不知所措。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计算好风向,命人拿来几千张白纸,糊成无数个灯笼,然后借着烟向上的引力,把它们带上来空。

小灯笼一盏一盏升起,营中将士高呼:“诸葛先生带着天灯突围!”。司马懿居然信以为真,领兵追赶天灯,诸葛亮得以逃脱。后人把这种灯笼称为“孔明灯”。

海南孔明灯,也被称为文灯和天灯,是由白色方形纸糊。根据热气球的原理,空气体靠其热膨胀产生的热量上升空。它携带的燃料可以上升空,漂浮1小时左右。一开始看起来像不明飞行物,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像星星。

相传由大陆传至海南,已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民俗。在喜庆的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点亮灯笼来表达他们的美好祝愿。在点燃灯笼之前,人们要在上面写下他们的愿望,冉冉和灯笼一起升向天空,希望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

在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落,有扎灯笼、放灯笼的习俗。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天鼎”谐音,男孩一家自发组成了“放光”队伍,带着各种写有吉祥文字的灯笼,如公灯笼、人灯笼、头灯笼、花篮灯笼、鲤鱼灯笼、珍贵的古灯笼等。,敲锣打鼓,绕村游行到村里的庙里,表示“人丁兴旺,家景兴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644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