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能考上高中,基础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高一第一学期成绩不好等因素很多。家长要理性对待,多与孩子和学校老师沟通,充分了解孩子存在的问题。了解了很多孩子高中的教学情况,年初已经有四五成的同龄人被淘汰了。高中的孩子一般学习都很优秀,尤其是重点高中,高手很多。家长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准确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
第一,中考时每次理科考试成绩的80%只能勉强考上高中,但是高考时就不一样了。各科都能拿到80%的分数,总分600分(高考满分750分),已经很优秀了。“211工程”大学孩子大部分都能考上。每年高考题的难度也不一样,主要看孩子在省内的排名。家长一定要有排名的概念,也不能用初中孩子的成绩标准来衡量自己高中的成绩。
第二,在初中期间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初高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方法、习惯、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进入高中后,形成“陡坡效应”。有的人适应快,这个坡爬得快,有的人适应慢,这个坡走得慢。
高中学习基本有三个阶段:过渡期(高一上学期)、适应期(高一下学期和高二学年)、冲刺期(高三学年)。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适合的学习方。高中三年就像一场“马拉松”。你不一定开始跑得慢,但是你最后不能成为赢家,也不一定开始跑得快,也就是最后的冠军。
三。了解初中和高中的区别:
学习环境的变化:进入高中后,新学校、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要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习内容的变化:与初中相比,高中的学习内容更加艰深、密集、卷帙浩繁,学习负担和压力明显增强。现在的高中基本上是两年学完三年的课程,高三是用来复习的,所以学习进度要保持比较快的速度。教学方式的变化:初中教师主要以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目的,对教学活动的控制程度较高。初中老师主要靠填鸭式教学,靠看管学习,靠指挥做作业。高中老师会从教学方法和分析问题入手,教学内容会更加注重系统化、系列化和渐进化。思维方式的改变: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大部分高一学生形成了依赖老师的习惯。他们往往满足于老师的教与教,满足于老师的实践检验,遇到问题很难形成独立思考。高中课程的学习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略有增强。
这些都对学生高一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孩子高一学习成绩差或者波动很正常。这就要求高一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树立明确的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时间,树立强烈的高考竞争意识。家长需要准确判断孩子的成绩,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在平时考试中,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通过每一次考试,认真分析,多反思,找出问题或者调整学习方法,通过每一次考试来提高。每一次考试都只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