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

二战后,很多德国人加入阿根廷籍,为什么发展不了阿根廷经济?,第1张

德裔是阿根廷第三大欧裔群体,仅次于西方和意大利,在阿根廷的比例最大,为7%-8%(一般认为是350万或以下)。

根据不同材料,二战后期,纳粹德国约有30万人移民到阿根廷。为什么他们没有带来一个工业发达,经济稳定的局面?

从历史上看,德国人移居南美的时间比南欧人晚得多,他们并不构成人口的主流、权力的中坚或工业大亨。在整个16世纪,他们无力“要求”德国人。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南美洲,西班牙人成为阿根廷最早的欧洲殖民者。当时意大利被西班牙统治,意大利南部的一些贫苦农民移民到南美寻找创业和幸福。他们的后裔占当代阿根廷人的四分之三。

当时移民南美的不是德国人,西半球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据说从1870年到1914年,只有23万德国人移民到阿根廷,是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近30倍。

后来者的政治经济地位可想而知,也撼动不了南欧人。

纳粹后期从德国来到阿根廷的移民大多有“犯罪记录”或“血债”,因此他们不得不在阿根廷“韬光养晦”。由于历史原因,阿根廷一直对英国“怀有敌意”或漠不关心,包括西方与英国在欧洲和马岛争端中一直是对手。而阿根廷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忽视了美国(其主要利益与英国相同)。

所以在二战初期,阿根廷是倾向于德国的,尤其是西方和意大利的后裔的“母国”与纳粹德国基本一致。

直到欧战后期,阿根廷才从“中立”转为协约国。但对于纳粹德国移民,它仍然“敞开大门”欢迎他们。而不是长期追究其历史罪恶。

至于30万左右的德国移民,老实低调“做人”是第一位的。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打理阿根廷经济?他们也不想发财,只想安全;而且,机会和空也不是太多。

简而言之,德国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自持的,还算守规矩,没有什么宏大的野心,环境也不允许。

最后,阿根廷形成了南欧人“散漫、浪漫、傲慢”的特点,德国人的严谨和工艺难以成为主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70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