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不争上德不德

上士不争上德不德,第1张

上士下士之间没有争议。

有德不是有德,而是有德。

执着的人是不懂道德的。

这意味着:

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不绅士、不高尚、不体面,就显得别人没有修养、道德缺失、人品低下。

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凭借德行指责别人不道德、不道德、不纯洁。只有道德差的人才会这么做,也就是书里写的“道德更低”。

平子说得更清楚:“修身养性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干净,不干净就怪别人。这就像太阳月亮都升起来了走在街上,为了炫耀自己。像你这样的人,能保持一个完整的身体,九窍都保持在原位,中途不聋不瞎不瘸。那很好。哪里有资格指责上帝?你还是快走吧!”

真正的道德,他不强求体面和干净,而是做真正有利于他人的事。所以书上说:德就是德;不失德,则无德。

执着于道德的人,其实是不懂道德的。

我以为道德就是要体面,却不知道德是为了造福他人。相反,我总是成为一个道德法官。我没有时间审视自己,只是评判别人的对错。别人在前面做事,我在别人屁股后面做股票评论,好像我很有道德。

老子说,圣人是‘混,若浊’。

书中解释道:圣人和凡人最大的区别——

圣人不认为自己是高尚纯洁的人,所以可以成为圣人;

凡人假装高洁,看别人不干净,所以更像凡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381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